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Dec 17, 2007

紮根理論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這並不是要先看到某些事……而是在先前已知的、和迄今未知的之間建立起堅固的連結,構成特定發現的本質。」

                         ──生物學家Selye



  紮根理論,旨在從田野資料當中發展理論。



  相對於量化研究由上層結構拓展下層,從理論出發後蒐集資料,並加以檢驗、映對的特色,紮根理論由下而上,透過對資料的檢視、編碼、歸納,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成果,也就是說,蒐集資料的目的在於促進研究者對「現象」的基本了解,隨著研究過程推展,獲得更多資料,並加以沉澱、篩選出核心議題,檢視理論發展的各個面向,繼續蒐集資料……進而達到「理論飽和」。



  文中提及質性研究者的特徵,一個質性研究者應該能夠「沉浸在自己和資料共舞的愉悅之中」……而保持心態的彈性和開放,也讓質性研究者得以容忍從獲得資料到發展出一個逐漸完備理論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段資料與理論渾沌未開,曖昧不明的時間。正因為紮根理論所使用的資料泰半是微觀、從當事人角度出發的,因此當事人對環境的感受與定義,構成了研究所用的資料──質性研究者應該相信,這些資料是「不會騙人的」,因為「意義」並不一定「就在那裡」,而是在觀察、訪問、收集文字形式資料,再透過縮減、概念排序的過程,形成理論。



  「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並不必須從人們的生活中抽離,它可以直接與世界中的人們及其所思所想發生關連。」

                         ──Fisher



  紮根理論的源起,在於認為一般研究者乃根據「理論策略」規劃、實行研究,而不知道如何使用資料來形塑理論,這使得,既有理論無法解釋瞬息多變的社會情況──紮根理論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建立理論。文中提到,就像畫家需要技術也需要視野,幫助他們將新奇的意象帶入生活與作品,研究者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幫助他們做出超越日常事物的觀察,以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獲致新的理解──紮根理論,事實上提供的就是一種視野,促使研究者隨著研究與日俱進。



  紮根理論對研究、以及研究者而言的重要性,在於若理論無資料作為基礎,則理論會是空洞而無效的……在許多研究過程中,參考文獻是強而有力的後盾,然而在更多狀況中,研究者若意圖跳脫文獻的既有框架,透過對資料內容的抽絲剝繭,進而歸納出理論,方能找出與「該研究切身相關」的最佳理論。



  分析,意味著研究者必須從訪談中所呈現的描述性細節讀出「可用」之物,而訪談又經常是受訪者意識、或潛意識的抉擇,奠基於他/她所看到、聽到、或認為重要的事情──描述,被認為應該要能傳達可信賴的事,或至少應該將意象充份地刻畫出來,但最重要的是,「資料」所以為資料,在於資料能否促進研究者對現象的了解,並且作為對資料的抽象詮釋和發展理論的基礎──並進一步獲得概念上的排序。



  量化與質化方法並非相互對立,紮根理論強調的是,使用量化、質化的「思考方式」交互觀察資料……這並非簡單地說「質化與量化為一體兩面」、「質化量化相輔相成」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利用質化研究法與量化研究法的長處,幫助研究者從資料當中「看出新意」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塑造理論而存在的。



  事實上,紮根理論不排斥將「量化資料」作為分析的材料,亦不拒絕使用量化「工具」,只是相對來說更倚重「詮釋」的工作,特別是受訪者的觀點、聲音、價值觀,是詮釋的主要來源;紮根理論學者所謂的「詮釋分析」主要是從不同層次的明確性、抽象化與系統化中表現出來;在研究開始之初,研究者對於行為或語句的觀察可能是非常的隱含性的或描述性的;後來隨著觀察行為或語句的次數增加,儘可能將其所做的隱含性觀察結果加以修正,乃愈趨系統化與明示性,而到最後做研究結論時,可能出現高度抽象化的理論。



  「進行研究,是一樁艱苦的工作……但也是充滿趣味和令人振奮的。事實上,沒有甚麼事情比得上從發現中所獲得的樂趣。」

                       ──Strauss & Glaser



  資料分析是研究者和資料間的交互作用,既是科學,但性質上又如同藝術;因為分析需維持一定程度的嚴謹,又須紮根於資料之中,然而當研究者試圖將資料分類、命名、詢問一些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等等……那總是令人驚喜的靈光乍現,正突顯出研究者的獨特創造性。從「現象」當中讓「理論」脫胎而出是重要的事情,紮根理論,讓「發現」不僅僅是「發現」而已。



  另一方面,紮根理論既要求研究者沉浸於資料之中,又要求研究者保持適度的客觀性與對理論的敏覺力……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透過比較性思考、保持距離、以及保持懷疑,研究者可以適度地檢驗理論的解釋力、假設、與提出問題,這也確保了紮根理論的「客觀性」;而敏覺力則意味著,研究者能對資料中發生的事件有所洞察、領悟,並賦予它適當的意義……但「領悟」絕非無中生有,令人驚喜的靈光乍現並不會突然降臨,而是發生在不斷思索資料、有所準備的腦海當中,當一開始混淆的意義越見清晰,所有努力,都該是為了讓「對理論的頓悟」出現而作的。



  「我從清晨的甜夢中醒來。然而由於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夢,只是夢的開端,我還回想著夢中的話語……而這就是了。」

 

4 comments:

  1. 您好,我常來看您的文章,寫的很好,我深受這

    篇文章的啟發,感覺上了一課,下面這兩段話,

    說的真好,我想知道這二段文字是取自哪一本

    書?可否給我詳細的出處呢?謝謝您。感激不

    盡...

    「這並不是要先看到某些事……而是在先前已知

    的、和迄今未知的之間建立起堅固的連結,構成

    特定發現的本質。」──生物學家Selye

    「進行研究,是一樁艱苦的工作……但也是充滿

    趣味和令人振奮的。事實上,沒有甚麼事情比得

    上從發現中所獲得的樂趣。」──Strauss &

    Glaser

    ReplyDelete
  2. 謝謝您特地幫我找出處,感激不盡,這兩句話,

    對於第一次做研究的我,頗有啟發性,所以想引

    用它們,在引用的時候,我能寫這個Glaser,B.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NY: aldine.出處嗎?另一

    個的出處該怎麼使用比較好?

    ReplyDelete
  3. 謝謝您的指教,非常受用。

    「這並不是要先看到某些事……而是在先前已知

    的、和迄今未知的之間建立起堅固的連結,構成

    特定發現的本質。」──生物學家Selye

    這段是在同一本書嗎?若是,我去翻翻看!

    太感謝您了!^_^

    ReplyDelete
  4. 沒關係,謝謝您,看您的文章,收獲都很多,增

    長了不少的知識,謝謝!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