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Oct 31, 2008

2008/10/30

 

  這時候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話都說

盡了,決定也做了,這天氣不寒不暖地晾著

,經過118巷就提心吊膽地生怕遇見他,

還沒想好要怎麼招呼,還沒理好的,我不想

承認但當時打帶跑的人畢竟是我。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以為自己不在意了,手機拿起來講話的

時候就想當時一起購入的場景,我以為自己

康復了,瀏覽資料夾時遇到他的照片就快速

地按過。我甚麼都說不出口,沒有欠誰一次

道歉,也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是愛了,只是

不愛了,一筆勾去的時候輕描淡寫地在彼此

鞋尖留下口痰綠,擦擦抹抹總有些滲進皮革

裡頭,生怕它過了一個夏季造成感染,致死

的疾病。



  而這病,甚麼時候我不注意,畢竟是入

了膏肓。無藥可癒了。

 

Oct 29, 2008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第七週



-Talya B. Rechavi, A Room for Living: Private and Public Aspects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Living Roo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8), doi: 10.1016/j.jenvp.2008.05.001



  客廳做為一個銜接社會性「公共」與「私人」的場域空間,依照Goffman的說法,一般咸認為它應該是做為社會符號交流的「前台」,具有較高的公共性質而非私人性質,然而,Rechavi的研究則打破了這個說法──客廳絕對會因為使用者自身對於意義的投射,而產生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是獨處沉思,可以會客,可以與伴侶共處,也可以綜合各種用途而成為多功能的居家空間。



  如果望文生義,從中文來看,「客廳」似乎暗示了這個空間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會客,在台灣人的文化裡頭,主人也絕少讓客人進入家中除了客廳以外的其他空間──好比我們檢視台灣式公寓的空間配置,從大門進入家中以後,通常難以直接「透視」到客廳以外的區塊,這也直接地反映了客廳做為「外-內」、從住所以外的公共空間到室內私密的居住空間的銜接處;另一方面,若以英文的living room來看,翻譯成「起居室」似乎更來得恰當,語意上更強調「生活」在這個空間中所佔的質地,也與Rechavi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更重要的是,正由於客廳做為銜接公共-私人場域的空間,也提供了在同一個場所中居住的個體,一個共享的公共空間,而在某些特定狀況下(例如家人不在、或者只有親密伴侶生活在這個空間中的時候),「隱私」得以從原本相對「私人」的臥室中溢散至公共性較強的客廳,使得客廳成為私人空間的部分,也因為這個公共-私人曖昧地帶的想像,而使得個體在其中得以進行較「正式」、或甚至更「親密」的行止。



  另一方面,客廳做為家庭文化發生的重要場域,其中的物件配置、成員的行動,也絕對地反映出了個體在其中生活的軌跡──好比父親的書架、母親出國旅遊購買的紀念品、一只自苗栗三義買回的木雕鍾馗像、小茶几上的全家福照片等等物件,展示了家庭空間中的「公共性」,可以是家庭成員的權力位置表徵(兒女的書架通常不會配置在客廳,可愛的填充布偶也鮮少在客廳出現),或可視為空間中個體公共性交集的表現。一組321的沙發,ㄇ字型或L型的配置方式也直接影響到家庭成員互動的模式──兒子回家的時候,父親是否總是坐在固定的位置切水果,母親哪個位置在看報紙雜誌,兒子在穿越客廳進房間之前,同父親母親講述今天發生了甚麼有趣的或挫折的事情時是否坐下?或只是站在走廊的起點處講話?所有這些也都是客廳──或者說起居室──中可能被挖掘出來的家庭關係風景。

Oct 28, 2008

2008/10/27

 

  在那裏我滿身潮濕地醒來

  氣溫下降的午後

  我醒來,疲憊的午後

  又再睡去一個小時的

  午後天氣溫緩我知道

  六點之後

  太陽隱沒在地平線上而雲霞會是

  紫紅色的我坐在研究室裡想像著

  想像我知道

  想像我看見那一切

  如我不必觸摸也知道背後有片

  徹底的汗濕--在那裏

  我睡著了



  像一個處女

  像一個蛹,一場安靜了不再說話的

  雨輕輕落在屋簷上不輕不重地哭著

  該如何形容這種氣溫

  走出教室的時候我說

  天氣冷了

  一整張冷澈的塑膠布在身上披著

  而不是毛毯的擁抱

  而不是

  你

  我時常想著該有甚麼時候

  我們可以不再談論

  那邊的天氣與時間

  不必爭吵

  當我們沒有氣力再彼此嘲笑的時候

  該如何形容各自的身體



  在那裏我潮濕地醒來

  覺察天地變色

  變葉木還沒冷

  秋天還沒真正過去的時候

  路燈一盞一盞地亮了

 

viewpoint

 

全球化與傳播

第七週:國際新聞──流通、馴化、小報化



-李美華(2005)。〈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

 容之轉變〉,《新聞學研究》,85: 111-139



-Clausen, L. (2004). Localizing the Global: Domestication 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6(1) 25-44



-洪貞玲、廖雅琴、林舫如。〈國際新聞的國內化與小報化:以我國報紙

 報導WTO香港會議為例〉,《中華傳播學刊》,出版中。



  將國際新聞國內化的轉換與產製過程,牽涉到的框架議題與

守門人邏輯,在在影響到了嚴肅新聞議題可能因為服膺商業導向

,而面臨小報化的窘境。姑且不論分析角度的巨觀或微觀,選擇

或建構式的取徑,無可避免地要直視「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

在傳遞國際新聞時所欲扮演的角色──如同中國時報國際中心副

總編輯郭崇倫所指出的,「受到衝擊的原本是弱勢者,得利的是

原本強勢者,但當弱勢者引起同情,報紙會開始用比較不同的方

式反省全球化」。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洪貞玲一文透過內容分析,充分解析了台灣報紙近年來的小

報化現象,而除了WTO相關新聞的報導外,如年前布希與胡錦

濤會面的高峰會,國內電子媒體亦多以兩人與隨行官員、甚至官

夫人們的花邊互動過程為新聞主軸;又如東南亞國家國協十加三

、以及東協峰會與東協憲章的簽訂等新聞,新聞報導中竟對此一

經濟協定加諸於台灣經濟成長的可能衝擊、環境改變皆略過不提

,僅以軟性新聞方式帶過東協峰會之主辦國家投入多少資金成本

云云──由此,台灣媒體小報化的現象,是否傷害到了國人對於

國際事務的了解,對全球化時期的國際環境改變之忽視,可見一

斑。



  儘管民族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面臨必要轉型,

然而,除了庶民文化的全球性互動以外,我們仍不可能避免去談

論國際政治/全球化治理的機制當中顯而易見的多邊互動性質─

─新聞媒體為了服務其自身的商業邏輯,選擇了小報化的報導方

式,側重圖像、衝突、與煽情的本質,不可不謂是違背了傳統新

聞學中,媒體作為民主社會「知識訊息的流通平台」之原則。正

因為全球化浪潮之勢不可擋,傳統新聞媒介若能夠善盡其提供人

民資訊的角色,則誠如哈伯瑪斯所向來倡議的理性公民社會實現

的機會就更高了──人民能夠思索己身在全球化時代中的「位置

」與「現狀」,對國際現實的改變充分了解,則令人惶惶然不知

所以的全球浪潮,也就能夠有所回應。

 

Oct 26, 2008

〈布宜諾斯艾利斯〉/波赫士

 

我出生在另一個也叫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城市。

我記得院門合頁的嘎吱聲。

我記得那個原來鮮紅、後來變成粉色的標記。

我記得背風向陽的角落和中午的小憩。

我記得有兩把曾經在沙漠裡揚威逞雄的寶劍交互而懸。

我記得瓦斯燈和拿著棍子的人。

我記得那豪爽的時代、記得那些不宣而至的人們。

我記得那把帶劍的手杖。

我記得自己親眼見過和父母講過的事情。

我記得待在九月十一日地區糖果店的角落裡的馬賽多尼奧。

我記得九月十一日地區上的那些從內地來的馬車。

我記得圖庫曼大街上的菲古拉商場。

(埃斯塔尼斯勞˙德爾坎波就死在那個轉彎處。)

我記得自己從未能進去過的、奴隸們居住的第三重院落。

我也記得阿萊姆(01)在一輛鎖著門的車裡自戕的槍聲。

在那個將我遺棄了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裡我可能是個陌路之人。

我知道只有失去了的樂園才是人們可以自由進出的場所。

一個幾乎同我一樣、一個沒有讀過這段文字的人

可能會對那水泥的高塔和石雕的方尖碑(02)慨歎不已。









(01)萊安德羅˙阿萊姆(1842-1896),阿根廷政治家,

  1874年革命的主要策動者之一,後對政治失望而自殺。



(02)指布宜諾斯艾利斯七月九日大道上的獨立紀念碑。







(林之木/翻譯,波赫士全集卷三,頁436-437。台北:商務印書館)

 

Oct 25, 2008

2008/10/24

 

  這或許是最後一次了

  窮盡我即將沙啞的嗓音我要說

  我要郵寄我的

  我想你我希望你知道我是美麗的





  *





  下雨的夜晚我彷彿對這世界越來越不明白



  驅車前往三軍總醫院無人的候診室我厭惡一種等待

與安靜裡面沒有甚麼是不可以的也沒有甚麼是可以的診

間被長久地占領我告訴護士你好我是十二號我今天掛了

號但對不起我遲到了繼續看永遠的中視新聞沈春華在小

盒子裡嗚啦啦依稀可辨的唇語無人的候診室沒有聲音一

台病歷車推過來打開門傳遞消息又咿咿呀呀地走了我感

到盡頭在靠近即將輪到我的時候走進廁所洗了臉告訴自

己勇敢一些這是多麼方便的措詞



  多麼方便的世界我知道路燈是不穿雨衣的它們並不

像我會搭計程車從汀州路到辛亥路台大後門也不會同司

機搭訕說你是否想我是個紈褲子弟



  我真討厭候診室都沒有人沒有聲音彷彿整個宇宙就

要往重力場的中心塌陷下去變成一個偉大的黑洞我繼續

假裝自己是太陽每天早上服藥每天按時梳洗每天坐在書

桌前面甚麼書也沒看在網路上來來去去同他們言不及義

地對談我說我很忙我每天都很忙我繼續寫詩我服用三種

藥物睡前還有一種但幾個禮拜以來我不再吃了我以為我

即將痊癒但是我沒有



  凌性傑吳岱穎林子弘他們的玩笑話非常有趣那時候

我就在呂花花面前裝出我沒事的樣子同她假笑但我不願

在此時告訴老師我已經單身一個月了我不知道一個月可

以過得這樣快還以為睡醒的時候他在煎蛋抹奶油吐司我

們還能共進一杯咖啡而早上八點半的一切都是個簡單生

活的隱喻我快要被它統治每天都在日曆上標註日期標註

今日的秋雨而霾害持續幾日我仍想起床天氣會突然晴朗

可是它沒有



  可是我們沒有



  沒有聲音不必說話走進診間跟醫生說我沒有好轉又

好聲好氣地勸我生活的節律要把持得更有效率一些善待

所有的情緒那時我根本不知道半個小時後的咖啡店裡我

還能輕鬆地掩藏自己所有腐敗的氣味同熟悉的人群說笑

抽菸並且自己走進吧台製作一杯有愛心的拿鐵我世界裡

沒有愛當我還是吧台的時候每杯有愛心的拿鐵都是我的

思念開始不得不想起那所有的人所有花癡的姿勢語氣熊

寶貝最近過得好嗎我很想在MSN上問問他但我不夠勇

敢我打開視窗想敲敲鍵盤問他可是我沒有



  拿了藥接了電話很快同學出現在咖啡館陰暗的電風

扇底下持續旋轉吃了平常不會吃的雞排討論姊妹花幾年

來漲價幾次看著電影一搭一唱說這是十年的交情而雨總

是不會停我們喝茶飲水說笑如恆溫的冷氣同時沉默而又

驚喜地發現話語的交集我們舉起雙手來準確地擊掌



  我過得不好



  再也沒有比這更不好的時刻了關於愛情我已經說得

太多似乎是時候要說些別的話了不是但我對這世界越來

越不明白隔著安全的距離批判它們嘲笑它們對它們抒情

重新認識它們



  到最後那所有的誤解就會再次回到這裡



  請擁抱我今晚吃了明早應該服用的三種藥浸泡在一

種優雅而沉默的氣息裡面我聽到了更多的聲音聲音聲音

而我願這世界如此靜止不即不離

 

Oct 24, 2008

2008/10/21

 

  各種雜事從四面八方飛來,今天突然想到預備軍官

考試報名截止就沒在眉睫,同致中確認細節後很快地去

填了單子印了身分證又再細讀簡章上頭該有的字句,結

果發現竟然要大學成績單的正本,噯,今天早上去政大

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在癸雲老師課堂上胡說八道半天,

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沒做。我老是想著這些事情如果被老

爸知道了,怕又要挨一頓刮,不過轉念又想,那麼不要

讓老爸知道也就好了--遂又離開台大騎車往政大的方

向去。



  這幾個禮拜,往政大的機會並不算少,上上禮拜早

上下雨,老媽就讓我開了車去,同癸雲老師拿了書說我

今天有開車挺方便的,癸雲老師就笑罵你這紈褲子弟。

其實我本來就是。雖然老爸老媽薪水並不是甚麼頂尖厲

害的收入,但對我真好,進研究所後沒甚麼收入的我總

是聽老媽問錢還夠嗎,答差不多、還好,老媽就塞兩百

說給你吃飯,若答說這個月比較緊張一點,老媽照例要

說錢都花到哪去了省著點用吧你,但也照例會給我五百

一千的,再撐個半禮拜沒有問題。



  我真的很愛我爸媽。



  中午和安駿約了吃飯,兩個人一前一後約在明月湯

包,大學畢業之後,和安駿吃飯約五次怕有三次是吃明

月,我老爸老媽可愛的咧!這是後話,總之從政大辦好

成績單,想到肇陽說二十一世紀在特價,於是轉向過去

人潮車隊滿滿的和平東路,買了半雞薯霸可樂等等之類

回台大開開心心的準備要吃,在桌前碰一下黑寡婦的觸

控板--



  它沒有反應。

  它沒有反應。

  它沒有反應。

  它沒有反應。

  它沒有反應。



  咦,出門前我應該沒有關機才對啊,於是我就按開

關。結果電源燈不會亮--



  電源燈不會亮--

  電源燈不會亮--

  電源燈不會亮--

  電源燈不會亮--

  電源燈不會亮--



  幹,黑寡婦終於死了。早知道我前幾天就不要做那

個夢(咦,可以這樣嗎?),總之夢裡我在研究室寫論

文寫到一半,來了個穿空軍制服的壯漢在我旁邊坐下,

也不知道他打哪來的我就邊寫論文邊意淫他,畢竟我現

在單身,在夢裡過了大概半個小時我寫到一個段落,準

備要開始勾引他的時候,他居然給我開始玩PSP。是

怎樣。重點是他玩了大概五分鐘就不玩了,然後低下頭

去把我的電腦插頭拔掉--黑寡婦就死了。



  幹,如果我沒做那個夢,黑寡婦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還是說做那個夢本來就是預言黑寡婦會死。就像前幾

天的另一個夢,阿湯出現在一個奇妙的派對上,跟我說

「嗨,毓嘉。這是我表哥,這是我表妹,我們開始大吃

吧!」然後我跟阿湯、以及阿湯的表哥與表妹就開始大

吃。吃吃吃吃,就醒了。超爛的一個夢,重點是上課時

一問之下阿湯竟然還真的有表哥和表妹,然後在我的夢

裡大吃的同時,現實世界中的阿湯在吃雞排。



  所以我是不是應該去簽樂透。



  不過畢竟黑寡婦真的死了我超沮喪的,回到家問老

媽說怎麼辦,沒電腦我甚麼事情都不能做,老媽就說那

要不要拿去修,我回說重點是不知道修好電源供應器,

下次輪到哪個部分壞掉,天曉得,我真的不想邊寫論文

邊擔心電腦快壞掉,老媽就回我說那你還去美國。我就

縮小了。直到老爸回來我整個人在電視前放得很空,唉

啊畢竟是被電腦主宰的人生嘛真的是個ㄟ害。老爸大概

是看不下去我像個死人一樣,就說那你今天去光華看一

下新電腦價錢,回來報價。我回說可是這樣我明天的作

業就也不用做了,老媽想了一下問說要多少錢,我說三

萬吧,老媽把提款卡丟給我說趕快去把這件事情解決吧

。我就買了一台新的TOSHIBA。



  現在旁邊黑寡婦的心臟硬碟正在跑複製檔案,結果

你看看我第一件事情還是先安裝KKMAN。



  ㄟ害。

 

〈以特定方式持續存在〉

 

《嬰兒宇宙》代自序

〈以特定方式持續存在〉

          /羅毓嘉





  願有人讀懂我

  願能不再寫詩而如動物般活著

  嬰兒宇宙在烈火中降生的時候

  那時海的上空必有了音樂

  兼有冷的氣旋




  *




  你好,我是甲子年出生,肖鼠的魔羯座,O型。每天早上從汀州路出

發,走固定路線前往早餐店買火腿蛋餅與香雞漢堡,在教室樓下投販賣機

得到百事可樂。上課。分心的時候寫詩。下課。唸書。週一到週五,吃完

午餐要買冬瓜仙草蜜。週六與週日接受邀約出門喝酒。在差不多的時間到

家。我的生活規則,紀律,安定。過幾個禮拜,或許再寫一首詩。走路,

咳嗽,辯論。歸納,演繹,溝通。在適切的時刻發笑。我認為,這個世界

有甚麼確實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透過抽取意象與邏輯,我能認知它

們,判斷它們,定義它們。


  我曾經這麼認為。


  二○○四到二○○八,我談過幾次算不上成功的戀愛,還在一起時就

夢見他們離開。他說,他記得的--青春期時,那眷村泵浦冷水流過胸膛

的溫度。他說,經常覺得自己真的老了。說話的時候,立夏才過,兩個人

在沙發上剝開橘子分食,橘皮滲出苦苦的汁。分手後,繼續為他寫詩。我

的青春期也如同記憶中的夏天,很快地過完。


  他說,「以為你和別人不一樣,沒想到你還是讓我失望。」


  但他根本不讀我的詩。我就拿出當時他遺落在我這兒,沒帶走的藍色

襯衫,在熨衣板上反覆熨了又熨,熨了,又熨。彷彿,我終要忘記他的體

溫,只賸下這件襯衫記得那一切的發生。但我又知道,襯衫總會因為洗熨

多次而褪色,脫線,以致即使我穿上它,也再記不清楚他寬闊的肩線。


  漸漸地,我開始分不清楚每一天的差別。




  *




  固定的路線,飲食,穿著與言語,規則與紀律,終究不能保證這是個

確定的世界。我的日常生活,也就在重複中逐漸模糊……他們靠近,他們

遠離。兩人生活的痕跡習氣會消退,規律會傾頹,我說我好了但我又哭了

。我再怎麼努力啣回萬千枯枝,還是不能在他世界裡,築上我們的巢。我

不能相信他說的那句話,是我們關係的本質。


  因此我必須相信,這個世界的本質,充滿了不確定……我必須承認,

話語終究不是為了錘鍊出「本質」而存在;唯有那樣,我才有可能留存那

一切的存在,與不存在。


  我學會慢,學會放手。能聽,而能輕盈。


  當我又再度提筆、夢囈、並且寫詩的時候,我想像一座城市。一座,

以「不確定」為本質的城市,安放個人的歷史,命運,夢境與虛構的生活

,讓它們成為城市身世的部份。曾經裂開的天空,會再度癒合。當我允許

自己痊癒的時候。我不再抵抗終究會消逝的愛情,不遮蔽正午時分的陽光

,我可以略略移動,躲進街道,躲進人群。我願意在某些時刻,停下來,

讓那些事件走過我生命的頓點,讓它靜止。讓它凝結。讓它們,成為自我

意義的發生。


  我仔細地熨平,然後擁抱那件水藍色的襯衫。即使到最後還不是一樣

會分開,當我用文字描摹他落髮的時刻,就能和曾經存在,或不存在的他

,緊緊相擁。


  就能讓他衣櫃裡的木質馨香,以特定方式持續存在。




  *




  直到有人真能讀懂我的時候


  即使又遇見習於為事物定義的人們

  即使被甚麼我不能辯白的語句侵襲

  我明白

  我不需要了解我自己

  如同我不了解這世界


  我不言說,不拒絕

  不引述不抵抗而它們

  終於還是會回到初始的樣子誕生的樣子

  大爆炸

  創生的樣子

 

2008/09/07

 

http://flickr.com/photos/yclou/collections/72157606487632343/



2008-07-28 至

2008-09-01



美國:芝加哥、底特律、安娜堡

 

Oct 23, 2008

〈聾〉

 

  銀針落地遮不遮得住歎息

  我們低頭注視瓷盤裡一條

  魚,張口緘默也成為日常的部分

  秋風彷彿安靜了下來

  如何形容花瓣墜地的聲音



  天陰時候我總記起

  你信筆揮灑的風景,形容天藍

  是鷹隼啼鳴,澤青是堤外河水

  止不住拍擊的聲音,你握著我掌心

  讓我知道落雨

  頻率與心跳相合,偶爾有風

  滑過我的臉頰指縫我的氣管

  像吹落枯葉當也有一種聲息

  直到甚麼時候

  夜色鑲邊,你同整個世界安靜下來

  回到那年初秋

  將我自睡眠中吻醒的場景



  但親愛的,關於我們

  一無所知的時間

  你該怎麼形容熱水壺吁哨的聲音



  連漫山楓葉都彷彿安靜了一樣

  留下所有紅色繼續喧嘩

  我們慣常稱之為詩的--

  節律的變形

  遮不遮得住爭執,或

  瓷杯摔往相框的聲音

  情話如砲彈般落下

  擁抱也留在枕邊而這裡不再有音樂



  讓我碰觸你的唇舌再對我說一次

  再說一次的

  心願幾乎完全相同--

  反正我聽不見,反正你

  聽不見

 

Oct 22, 2008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第六週



-Cognitive Maps /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Maps of Paris



  無論是在台北、巴黎、或者芝加哥,在任何一座城市的街

廓,認知地圖做為人了解、規劃、認識外在環境的一種回應方

式,當朋友給我們指路的時候,一個人在街頭賊晃決定今天碰

到紅燈就轉彎的時候,甚至是,發現一條捷徑可以直直通到目

標路口的時候,決定移動方式,並且知道該在某間便利商店前

面右轉進到巷子裡,事實上我們靠著記憶與認知在判斷環境的

地理配置(geographical configuration)──而認知與記憶

又牽涉到對周遭環境的熟悉程度、特定地標對個人生活史的意

義、以及地理位置的社會符號意涵,所有這些都影響了人類在

環境中認知「實際位置」之「相對關係」的方式。



  珍˙雅各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裏頭寫道城市的街廓

要小、住商用途要混雜,這不只是將城市街道的使用效應最大

化,另一方面也是讓城市的各個分區依照自己的歷史與人文圖

景,發展出各自的樣貌──暑假剛到芝加哥時,我很快地被城

市CBD(中心商業區)櫛次鱗比的摩天大樓給震懾了,然而

,在芝加哥待上兩三周之後,卻發現這座美國第一座進行現代

都市計劃的大城市,除了CBD以外的地區,都只有少數的「

區域地景」可供辨識。打算從任意一個地鐵站出去閒晃,半個

小時後卻很容易在規劃得整齊無比的街道中間迷失方向,只好

抬頭看看遠方的希爾斯塔,辨認方向之後才能繼續步行──畢

竟從A街走到B街,從C街到D街,街景幾乎千篇一律是三四

層樓的公寓排列,每個社區儘管有自己的公園綠地,但身為一

個外來的旅人,怎能在短短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步行當中,就

分辨出那些經過「規劃」的街道的差異?



  而芝加哥的大眾運輸系統,還是依照一貫的標準而設計的

:以CBD為中心分隔長街的南與北(像台北的道路以忠孝東

西路分南北一樣),貫穿整個大芝加哥地區,而公車站與地鐵

站名就是以街道的交叉口命名──多麼整齊劃一、卻沒甚麼個

性的命名方式。芝加哥的「區域地景」,大體來說只存在CB

D裏頭。



  另一方面,台北捷運系統的完成,也改變了人們認知這座

城市地理圖景的方式。台北車站依舊是人來人往最擁擠的場所

,然而台北的多核心城市地景,信義計畫區與士林夜市、乃至

於郊區的新店與淡水,我們可以忽略站距絕不相等的事實,將

點與點之間的移動簡化為車站數目的計算──或許幾年之間,

城市風貌的變化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多,而是,我們認識它

的視線正迅捷地切換著。

 

Oct 20, 2008

〈盲〉

 

  一切彷彿並沒有改變

  我嗅到過熟的果實在葉間腐敗

  親愛的,告訴我

  那是炎夏的氣味

  告訴我小葉欖仁正抽長新芽

  告訴我晚霞雲彩隨意座落



  親愛的,請告訴我房間的細節

  告訴我床的位置,書櫃的排序

  告訴我你現在的姿勢

  或站或坐

  或仰或臥

  彈彈鋼琴吧,讓我練習共鳴與音階

  聽著一切彷彿並沒有改變

  我能唱點小曲

  還記得熟悉的旋律

  親愛的,離開之前

  再為我朗讀一篇小說

  讓我有力氣想像一個

  健康強壯的世界



  在廣場邊緣,告訴我

  鴿群被我顫抖不安的步伐驚起

  不要理會我想你也將振翅離去

  親愛的,為我指路

  告訴我一步之先

  有即將直墜而下的梯階

  通往滿街滿屋的壞天氣



  告訴我,他如何描摹你寬朗的肩膀

  告訴我,光線與時間一樣難以裝殮



  親愛的,我漸漸地

  看不見了……

  即使瞠眼惑於城市離散的星群

  月光滿溢的夢裡我仍找不到你

  請告訴我那不過因為

  今晚光害嚴重

 

Oct 19, 2008

2008/10/19

 

     「以前我看過有一個人(忘了是誰)在其部

      落格上寫,30歲之後就看得出誰真的有才

      華,誰只是被灑了青春的魔粉」



     我說:



     放屁,重點是看誰能一路努力到三十歲還繼

     續撐著,跟才華沒有甚麼關係,好嗎。





  *





    我回應的,本只是那個(忘了是)誰寫在部落

  格上的那段話。



    而我之所以認為這整件事情本來就與「才華」

  無關,甚至強硬地以為該詞彙根本不應該在任何與

  「繼續創作」的討論中出現的最根本原因,我想我

  年初引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裡獨裁者的

  一段話或可解釋得非常明白,因為當「才華」進入

  寫作者的自我認識之後,或者說討論寫作的句式與

  言詞一旦被寫作者本身認為是與「才華」有關的時

  候,「……只不過是鼓勵了一群自我中心、自以為

  是、把寫作視為個人情感宣洩和創作能力炫耀的『

  小作家』。它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錯誤地視為文學

  價值本身,而完全迴避了、以至於抹殺了,文學必

  須具備的對世界對他人的責任承擔……」(董啟章

  ,2007)



    姑且不論我們眼中可能「真正有才華」的早慧

  的寫作者比如說鍾曉陽,畢竟那是別人的事情,一

  個平凡的寫作者比如說我羅毓嘉,最好、最好不要

  去想「才華」這件事--如果我們因為才華過人而

  寫,終於也可以把不再寫了歸咎於「江郎才盡」;

  如果我們因為才華不如人而不寫,那又會是多麼可

  惜的事情--惟有誠實、懇切地正視人生,惟有認

  真努力地成長,然後寫,繼續寫,文學本來就會對

  寫作者本身發生意義。



    說實話我有反省過自己回文第一行就寫著「放

  屁,」究竟妥不妥,但畢竟原本寫的是「放他媽的

  狗屁」所以修改過應該還算溫柔敦厚。只是我真的

  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措辭。完全沒有辦法。畢竟才華

  、青春、三十歲之類很方便的用語,大量涵括的結

  果就是大量沖洗了背後的涵義,即使回到你的友人

  「給你回應的脈絡」裡頭去看,還是讓我覺得非常

  地不舒服。



    我想你也懂我一開始在講甚麼。



    所以這大約是篇離題的文章。

 

Oct 18, 2008

2008/10/18

 

  在戀愛時寫別人的事

  為了保持清醒,為了準備好

  勇氣與冷漠

  面對有天即將毀壞的世界



  總在失戀後寫自己的事

  為了

  世界毀壞也與我無關

 

Oct 17, 2008

〈啞〉

 

  能不能再同你多說些話

  我試著拿標點符號分派語氣

  妥適或動盪,分派杜鵑開花

  分派季節,分派

  對不起與來不及之間的時間差

  像分派一種天氣成兩陣

  風,分派果樹一種枝枒

  結實成好,與壞的

  也是等我們各自看春櫻如雪

  回望整個季節

  能不能同你說話

  說一把透明陽傘遮不住夏季

  說今夜我自己流汗你且放心



  能不能同你說話

  說路人三兩成行

  總拙於選擇其他的手扶梯

  我調整句讀與呼吸,分派

  賽伯魯斯的三張臉總要有點憂鬱

  分派廣場中央同時發生的噴泉說

  多點間歇比較好

  說意見相左的兩個人肩膀中間

  音樂持續播放

  說這早晨充滿風雨

  看我左臉滿盈雲氣



  能不能同你多說些話

  同你談論那已經成為記憶的風

  問,風該和誰一樣老

  等我們瑟縮成兩人的隊伍

  再聽你說

  「這短而冷的冬天會很快過去」

 

Oct 16, 2008

2008/10/16

 





    研究室的空氣時常因為空調開著,

  而一直保持平穩、安定、乾燥的氣味。

  我的鼻腔也是。我的筆記本,也是。



    一年了。



    我問,小心翼翼地問要如何把這個

  空間據為己有,十多個月來我日益龐雜

  的雜什一樣樣搬進來,該貼的明信片拿

  膠帶貼在面前,裁下菸盒上的警語又一

  個個遮得明信片上的臉龐都在說著類似

  的話,「smoking causes fatal lung

  cancer」或者「smoking can kill」之

  類但我還是又抽了許多的菸,寫了許多

  作業,《盛夏光年》的海報貼在琪君座

  位旁邊,幾次貼布溢了膠貼不牢的時候

  我就再給它們修修補補按壓一番,另張

  海報上陳悍東側身的臉,對著光,而藍

  宇的表情卻在逆光的所在看不清楚。我

  想他是笑著的嗎,或者不是,一年來我

  和我親愛的同學們在這空間裡睡著,醒

  著,從圖書館搬回來很多的書,看完或

  沒看完的總之是又都還回去了,壓在桌

  上的相片、語言、紙籤留下某些時光,

  衛生紙也是,吃完飯想擦嘴的時候走過

  哪個座位就抽一張,像是辨清自己今天

  命運如何那樣地快樂。



    要如何把這個空間據為己有?



    或者說,我們從甚麼時候開始覺得

  自己屬於這裡--打從我們在櫃子裡貯

  存不止一包餅乾、五條巧克力、以及飲

  畢雞精後把整排玻璃小罐就那樣排在桌

  子上的時刻,打從我們整袋整袋地把勝

  立、家樂福、大潤發買回來的物事傾倒

  在茶几上頭並坐地分贓的時刻,打從我

  們並肩在沙發上分享一個兩個害羞而鹹

  濕的瞬間,打從我們開始在這裡張貼相

  片懸掛布偶,搬進來一條所有人後來輪

  流擁抱過的毛毯並在清醒的時候給公共

  留言本塗塗寫寫交換情報插科打諢的時

  刻....身邊的情人換了一個又一個,但

  回到這房間裡知道屈身那裡的同學會抬

  起頭來接下我疲憊的表情,給我一個擁

  抱,一齊在唸不下書的深夜去吃麻辣鍋

  或滷味;可以大呼小叫說我不要唸書了

  我要結婚,在雨天,在晴天,在逐次將

  晾乾的傘收妥的走廊上聽高跟鞋聲音靠

  近並猜測是誰來了?



    我們何時將這空間據為己有?



    我起身沖茶,等茶水冷去,飲茶,

  抽一根菸。沖茶,等愛情冷去,等傷口

  癒合,飲茶,再抽一根菸。我起身,坐

  下。我讀我寫,擦乾眼淚。



    今天我又點起了海風味道的薰香,

  在空調滿室的地方對自己說冬天快到,

  而我還能在氣溫陡降的時刻,期待一個

  擁抱嗎?轉頭過去,對面學弟妹的研究

  室照例的沒有人,幾次凝視看他們座位

  空空,彷彿還沒有在這棟樓裡扎根,還

  沒有降落,總是來了,停留,回過神來

  那裏的燈光又已經熄滅人們盡皆離去。



    而我想事情可能是這樣的,他們並

  不像我,依賴這許多慣習的物品好比一

  張小貓的照片召喚短暫幾個月當貓爸爸

  的時間,拿牙刷蘸上某個人慣用的牙膏

  就想像他還沒離開,我幾乎每天都來,

  翻翻書,寫寫字,有風的午後抬頭就看

  見貼不牢的明信片給規律地翻閱,他們

  並不像我一樣脆弱,不像我,必須在掘

  不出水的地方安上一個水龍頭,如此沾

  水打臉,濡濕雙頰的時候,當人們問起

  ,我可以安心地告訴他們,我今天很勇

  敢,我沒有哭。



    當我想他的時候,就拿起從他書櫃

  上取下的書胡亂翻著,哪怕甚麼字也都

  沒看進去,也能覺得平靜。





 

2008/10/15

 

 you are my brother

 you are my

 ex-lover, you are

 my dear desperado

 and always you

 are my sister



 a brand new twist

 comes to me, and

 the phone line has

 been changed

 you changed your

 address and your

 name

 time that i take

 seems to be a

 curse that never

 ends, you are a

 baby boy coming

 to me



 a brain twist

 shakes me weak

 let's stay here

 as always we

 hadn't departed

 to another place

 a place i had

 never been

 like your home



 oh, you are my

 brother, you are

 my love, and

 i would like to

 be your

 little whore

 it's some kind of

 dream i could

 never forget



 i found eight

 letters to tell

 in a whispering

 tone, that i

 can ever find a

 man like you're

 my brother

 my shelter

 my destination

 that i can

 never arrive



 there's a

 cat bites me

 it hurts like

 a liver transplant

 a brain storm

 devours

 me deeply



 the one

 that never loves

 could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like a ghost

 haunts my mind

 my love, my

 brother

 my ex-lover

 would you mind

 reading this

 and



 comes to me

 again?

 

Oct 14, 2008

〈一日事略〉

 

  為了許多實際的理由,我感到

  每天夢一般地度過而盡頭

  正靠近,音樂在床頭消亡

  從床腳拿開一塊磚,一塊破瓦

  遲遲無法進化的語言該拿甚麼來說

  我像一隻鹿望著

  草食豐美的水畔往遠方離開



  城市是不是我們的牢,廣場

  非常均勻地分布,我失去了

  經營長句的能力,為了

  許多實際的理由

  竊用他人的句子同你說一段話編織一個

  沒做過的夢,我夢見別人但我愛你我說

  希望你相信

  偉大的隱喻從窗外開始浮現

  日光在雨遮底下隱沒,即使

  只是撐開傘它也是我們的牢



  為了許多實際的理由,我同

  螻蟻交換視覺,如果複眼讓我看不清

  這個世界,我不會感到

  每天夢一般度過,不去爭論行道樹

  花開蒂落怎麼讓我同一天看見

  杜鵑會不會綻開九月

  兩週以來天氣冷了又暖

  暖了又沉如果視覺讓我

  懷著一種恐慌的心境

  為了許多實際的理由,比如發現

  你已將我搬開如我搬開床腳那磚



  而我總是拙於活在細節與

  時間都已消失的房間,為了

  許多實際的理由

  我們總不去談論

  如何乘車前往不知何處的市街

  如何辨別喜樂與憂患的差異,我說

  門縫滲進來的光像一場暴雨

  潑灑進來我撐傘抵擋

  該拿甚麼形容語言都已消失

  的房間,我感到盡頭在靠近



  為了許多實際的理由

  每天我夢一般度過,不再有人

  同我揮一揮手

  同我談論潮濕與寬闊



  螢火竄升的黃昏我原想保持靜默

  浸坐湖畔,讓某種情緒逐漸成形

  我不再是那隻

  渴水的動物日夜隨湖岸踽踽前行

  即使偶爾惑於一場壯麗的天明,為了

  更實際的理由,我輕輕

  放手讓音樂與長句離去

  祈禱明天醒來

  發現這只是墜落與失語的練習

 

viewpoint

 

全球化與傳播

第六週:媒體版圖與全球治理



-McChesney, R. (2001). Global Media, neo-Liberalism, and Imperialism.

 Monthly Review, 52 (10): 1-19



-Wasko, J. (2001). Understanding Disney: the Manufacturer of Fantasy.

 Ch.3 (中譯本,頁:39-98)



-Siochru, S.O. & Girard, B. (2002). Global Media Governance: a Beginner’s Guide.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Ch.10 (pp. 143-162)



  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乃是在二十世紀七零年代經濟蕭條時期,以歐

美等資本主義大國為核心,由英國首相柴契爾與美國總統雷根所大力推動的

,其旨在藉由開放(外國的)市場,推動(從資本主義國家內)出口,以科

技發展與進步史觀為教條,以挽救當時搖搖欲墜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其

說詞不脫「營利是民主的本質」、「政府介入市場就是反民主」、「政府不

應審查媒體言論與規定投資比例」等,呼籲日漸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

各國政府,不應持保護主義,更應該開放市場來擁抱「民主」經濟。



  冷戰過後,新自由主義進出、形塑全球市場體系時,一再強化了以盈利

為優先的資本主義體制,它作為資本財團的救星,卻是以犧牲人民與文化的

權益為「進步」與「開放」的典當品。媒體財團的水平與垂直整合,隨著通

訊傳輸技術的進步而匯流,勢不可擋;另一方面,整合成媒體巨獸的跨國財

團保持著亦敵亦友的關係,新自由主義的教條,合理化了財團進行國際遊說

、要求政府推動對其獲利有益的法規──在這種狀況下,新自由主義似乎與

「民主」相互悖論,畢竟對於(被半強迫開放的)地方性市場而言,當它們

的傳統、民俗與價值觀不能幫助一個「秉持中產階級價值的保守媒體」賺錢

時,就會被棄而不用,這讓「民主」如何可能?



  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的在政治經濟領域所扮演的角色產生質變

,取而代之的是跨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私有集團與公民社會的興起,在

各個層面產生影響,決策者面臨的挑戰是受到內部無法有效管理,以及來自

外界主導的新壓力──政府、次級政府受到排擠、權力萎縮。相對地,跨國

公司的資本、人力與技術都能超越國界自由流動,國際舞台上公共政策領域

的重整,乃是一個無可厚非的趨勢,然而,也有一個問題是我們不能忘記的

:公私領域的轉型,帶來的是同質化,或者是百花齊放的世界?



  我們可以從迪士尼集團的文本當中,看到一種普世皆然的美好「幻景」

──甜美的動畫/人物/樂園,當影劇產品與周邊商品都成為「銷售」與獲

利的重要關節,財團就不再去思考甚麼是「文化」,而著眼於「甚麼可以讓

公司賺進更大把的鈔票」──這個幻景透過各種利益的交換,而散佈在世界

的各個角落(連香港都陷落了!),姑且不論迪士尼本身如何宣稱它為人們

「實現了各種夢想」,在現實中,迪士尼卻是以新自由主義的擴張方式,形

塑出一個「實際上反民主的同質化世界」。



  由於在新自由主義政策下,公共服務被私營化,人民的權益被商品化,

一股「反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也正因運而生──真正的戰場不在第一線的政

府、財閥、與跨國企業,而是在所謂「第二線」的媒體服務平台與在地市場

。從瑞典、法國、印度到澳洲與紐西蘭,左翼民主的陣營正以地方性媒體為

戰略平台,展開一連串的媒體結構/內容改革,畢竟,對於地方人民來說,

發生意義的媒體場域在於與在地價值相關聯的資訊內容,那也正是新自由主

義所倡言的「民主」,應該真正產生的地方。







 

Oct 13, 2008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第四週



-Ch.2, 7, 11; Appendix A, B



  城市的街道與廣場,作為一個公共空間,之所以能夠保持它

自身的生命力並獲得使用,進而得到蓬勃發展的可能,正是在於

它提供人們休憩、路過、甚至為了甚麼理由──消費的、休閒的、

無所為而為的──願意短暫地駐足,而在空間當中形成一個溝通式

的社會空間。好比說坐椅的存在,或者一些攫獲人們目光焦點的

事件有意無意地發生,好比說有樹蔭的廣場,一個開放空間:設

計者在配置空間時去預設群眾的使用方式顯非必要,思考的重點

應該放在「如何提高人們使用空間的可能性」,而非「引導人們

如何使用」。



  閱讀文本時,我很快地聯想到信義威秀影城的中庭廣場。



  信義威秀影城是個複合式的商業空間,除了樓上的影廳之外

,廣場兩側有各式餐廳、咖啡店、電玩遊樂場,而附近的商業空

間還包括了其他幾座購物中心、百貨公司,以及台北世貿中心。

廣場上配置大量的座椅,有板凳、繞樹而成的圓形座椅,廣場周

邊則有花圃形成高矮不一的水泥墩座,可供行人休憩。似乎自兩

千零六年開始,廣場上就有北市府核可的街頭藝人表演(行動藝

術、民歌演唱、馴犬秀等,配置則從威秀廣場往北延伸,到新光

三越A9與A11館中間的長型廣場),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好的、鮮

活的、足供人們充分使用的公共空間配置。



  無論人群只是穿行而過的、等待電影開演、或者前往地下室

的club,甚至只是坐在椅子上,消磨朋友尚未前來的時間,信義

威秀廣場都保證了人們得以在其中「找些事情來做」的可能──

廣場中心的街頭藝人,常是人群關注的焦點,他們的演出,可能

以五到十分鐘為一個單位,引發一陣群眾的騷動注目;有人可能

只是抽根菸,也不得不為群眾歡呼的聲響而轉過頭去,投注暫時

的觀看──即使可能基於文化的不同,台灣的群眾泰半還是喜歡與

認識的人交換意見,而非轉過頭去看到身邊的人們在微笑,就同

對方說說話,那樣將可創造出更多社會性的、短暫的、活絡的互

動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廣場上的事件並不只影響廣場上的群眾。由

於威秀影城在二樓的走廊邊設置有售票亭,因此排隊等待購票的

人群,也可能受到事件的召喚而做出反應,甚至進一步在主要活

動(購票)結束後,主動加入次要活動(觀看事件)的行列──這

種跨越一、二樓的動能,讓整個信義威秀影城的公共空間,形成

一個充滿活力、流動、而熱鬧的,「活的」空間。

 

Oct 12, 2008

〈城市生活〉

 

  看人是最常見的行為,特別

  是看女人,不錯過任何一個

  通往地鐵的階梯。午休時間

  人們就在這兒停下說話

  在人行道的中央,成為交通的阻礙

  尤其在樹下人們覺得受到充分保護

  聚集,成為一個角落

  處於邊緣地帶的邊緣

  位置太孤單的長板凳總乏人問津

  只有愛侶們旁若無人地

  在那裡親吻



  通常只是一個人站著,或者

  快速通過,並不長久地停留

  所有傾斜的地方都可以坐

  廣場的空間

  非常均勻地分布,寬闊而潮濕的

  天氣鼓勵人們對談--繞著圈圈

  兩個人深度的椅子

  不一定是要容納兩個人

  男性請使用前排的桌子,女性

  則使用後面的。四分鐘後

  人們開始動搖,變換秩序

  等鐘錶停下的時候

  所有座椅又回到原先所在的地方

  只有愛侶們

  旁若無人地持續閒坐



  公園可能是避難所,也可能

  不是,有一半的人注視噴泉

  另一半的人微笑。讓我們遠離街道

  適度且合宜地吸引

  老人拄著柺杖經過,然後

  餵鴿子的女士同警察爭執

  圍籬徹底阻隔了街道與公園

  裡面--成為

  愛侶們旁若無人交易的場所



  為了許多實際的理由

  我們種樹。從不起眼的角落掘起一棵

  再把它栽植到雕塑的周圍

  人們從下方走過

  看人,仍然是重要的行為

  用畢午餐,所有人都笑了

  愛侶們開始爭吵

  旁若無人地爭吵



  教堂有窗,與廣場相連

  透過窗的另一邊,管風琴與儀式

  向人們悄悄接近

  警察偶爾會來,糾舉那些

  人們忘記把椅子搬回原位

  人們到處坐著

  人們到處散落

  愛侶們,旁若無人地

  往街道兩頭各自離去

 

Oct 11, 2008

〈症候〉

 

  初秋久雨,蒼鷹盤桓

  容易陷入午後的憂鬱,反覆俯衝

  追獵街道間兔脫的

  敘事與日常

  經過地景設計的優美花園

  如是空景,穿透曆紙一張張



  樹搖落滿身倦累的雨

  幾日之後

  天氣突然晴朗

  離開櫥窗我們披著毯子一路往

  法國梧桐樹影底長路下,人群

  側著臉相互觀看

  次第傾斜的階梯適合孤坐

  眺望--讓我們談論秋日的晴雨

  移動與痊癒的哲學

  只經過而不停留的光景

  還在相互超前



  一個人吃飯也是呢喃,裁剪沉默

  好安於秋雨重理了秩序

  晚降的流星雨

  沒有一天經過而我不是

  黃昏不潔的空氣

 

Oct 10, 2008

個體的舒服解放

 

  三分鐘實在是講不了甚麼東西,只好再來碎念一番。



  大家好,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新聞所碩二的羅

毓嘉--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最猥褻了。(甜笑)那剛

剛的討論已經稍微有接觸到性/別的場域,而我一向最喜

歡講跟性有關的話題,所以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番。 



  我一直相信,人類是追求舒服的動物,無論是同性戀

、異性戀、跨性別、戀物癖皆然,否則小柏提供的潤滑液

,不可能有這麼多人索取,不可能他一天到晚要勤於補貨

。然而,我也相信,在追求舒服的過程中,決定「性」的

論述絕對與我們所面對的權力結構有確實的相關:我們是

要讓潛在的權力關係,決定我們舒服的方式,還是我們自

己有足夠的力量與自覺,成為更舒服的生物? 



  性,真的是那麼羞於啟齒的事情嗎?



  在這裡我有一個命題,要跟大家分享:「究竟是過期

的月餅吃下肚子裡比較嚴重,還是過期的潤滑液抹在雞雞

上比較嚴重?甚至--是過期的潤滑液抹在雞雞上,插入

別人比較嚴重?




  這個命題,可能會讓在座的某些人感到不太舒服,不

過既然法律沒有規定我不能這樣說,我也沒有騷擾任何人

,所以我就還是說了,而且非常地舒服(甜笑)。那麼回

過頭來,如果這個命題讓你覺得不舒服,可是在場又有人

覺得很舒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好比說月餅是中性的

,潤滑液是中性的,那麼當它們一樣都過期了(笑)的時

候,去區分它們差異的關鍵是在哪裡呢?是因為吃進肚子

裡,還是抹在雞雞上?



  當我們賦予物件意義的同時,也就是在重製我們對它

的認知、回饋、偏見與意識。那麼問題就不再只是「潤滑

液是過期的」,也不再是「月餅是過期的」,而是--關

係到我們認為在宿舍這個場域使用潤滑液,讓自己變得非

常舒服,究竟是不是一件羞恥的事。究竟,公開地談論發

放潤滑液這件事情,是不是一件不恰當的事。



  宿舍作為一個生活空間,我們既然不否認大家都有舒

服的需要--那麼,為甚麼提出「我想變得舒服」,或者

談論「潤滑液可以讓你更舒服」,竟然會是一件不妥的事

?措詞不當/過當與否,我想都是可以公開討論的,阻絕

發言場域的正當性究竟算甚麼?回過頭來,重返輔導員「

起心動念」希望刪除文章的時候,是不是反映出了某種對

於「談論性」的恐懼,而希望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呢?所以我在這邊也要再次回到宿舍板是否能夠作為一個

公共領域的命題,如果承認舒服是人類不可避免的需求,

總是不可避免地想要爽一下,即使只是在廁所裡靠秋頃,

關於性的話題就會因此中止了嗎?



  為甚麼不能好好地談論「性」,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

多些認識,增長愉悅的可能,讓原本不知道潤滑液為何物

的同學知道,使用潤滑液並且搭配您的非慣用手,絕對可

以讓您更加舒服
;讓我們認識、並創造舒服的最大值,減

低摩擦與流血的機會,我們非常有禮貌,插入,或者被插

入的時候都記得潤滑,並且向對方說謝謝。



  舒服,衛生,安全又可靠。成熟的性的論述,應該是

往這個方向邁進--我個人對結構的解放沒有太多興趣,

畢竟有許多人,在該方面的論述上做得比我更好;你們其

中的許多人,都已經是舒服得不得了了的,但我說了這麼

多,想要追求的是「個體的舒服解放」:特別是還不夠舒

服的各位,我要再度強調,要舒服,就要多點想像力



  於是當我們都成為舒服的動物的時候,為何您要譴責

一隻非常舒服的烏龜?



  謝謝。 







  (一種猥褻而舒服的說話方式示範。)

 

Oct 8, 2008

2008/10/08

 

  十四天。兩週以來天氣冷了又暖,復又降到

必須套上長短兩件T恤的溫度,幾天前半夢半醒

老媽推開房門問你今天下午不是有課怎還在睡,

恍惚間問幾點了,老媽回說一點半了你今天應該

兩點的課不是,突然全醒了跳起來急著要穿衣梳

洗,瞥見手機上時間顯示著十一點十五,笑罵老

媽怎這樣騙人。老媽撇撇嘴回,誰叫你時常欺負

我。遂吃了點麵包喝點咖啡,沖了個澡精氣神地

出門去。



  總是這樣,歡快靈魂精神奕奕的時間不會太

長,停妥了車往新聞所走的三分鐘路程,點一根

菸抽不完的距離,走著,像擺盪一艘鑿穿了底的

船那樣,悠悠忽忽的天空雲朵像是海水,很快把

我淹沒。十四天了,我不太想承認自己做了的決

定竟然是叫自己後悔,又再前幾天同cy說畢竟

這是我第一次提,凡事都要有第一次不是,但肚

裡怎麼會有滿滿委屈無處去,奮力咳了幾下,喉

頭要給翻了掀開來那樣疼,總有一整口濃痰不上

不下地卡著,像我沒說出口的那些話語一樣感染

,發炎,直到我再也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推開研

究室門琪君總已經在那裡坐著唸書了,而兩週以

來,我終究過著飄擺的生活,遲來晚到的早晨,

連續吃珍寶炒飯的中午,下午的課程溜著從耳邊

過去,或者我根本沒有去教室坐著那天,陷入憂

鬱而寫了一首詩的晚上,靈魂裡頭空空的,離開

學校的十一點,不想問自己今天住哪裡。



  我又喪失了掌握長句的能力,靜靜陷入日常

繁瑣的中心,把書桌稍事整理,整理茶包並清點

書籍,再回到書桌前打開電腦,很快開始檢閱我

們來回的信件與對話紀錄,像是要辨認甚麼細微

的變化但我還是擔心在118巷遇到他,或者即

使只是看到他的背影我就要掉下淚來,能不能問

你今天好嗎,能不能回顧他這幾個月來落髮狀況

有無好轉,能不能擁抱,能不能在細雨適時落下

的下午,再一次躲進他寬闊的聲音裡頭......



  兩週了。我輕輕地複頌那天同他說的話,告

訴他不要再這樣下去了,是真夠勇敢了,講得出

愁人耿耿的話來,但又不夠勇敢面對接下來的一

切。我討厭自己的俗氣,討厭自己愛他,更討厭

後悔的自己。



  若我夠順利的話研究所的生活過了已超過一

半,但我好像沒讀很多書,記不得甚麼書名,總

是飄搖在新聞所的天台,點起一根菸並想著自己

同那些男人經過的一切街角拾遺,某種光線,某

種氣候,與嗅覺,側肩的東區人群我又聞到他搽

的香水,時間像又回到我們初遇的麥當勞門口,

他拎著一杯咖啡說,「hi, how you doin'?」晨

間的咖啡已經變成一種偉大的隱喻,統馭我所有

愛情的早上八點半,夏宇早就在詩裡寫過了,我

們要有足夠的愛、溫柔與狡猾,以防萬一醒來就

遇到此生最愛--但同時她也說,我們要有足夠

的驕傲、孤獨和冷漠,以防萬一醒來我們此生的

最愛已經離開。而詩人都是卡珊卓拉啊,聶魯達

的一萬首情詩冷冷冽冽剖開胸膛,裡頭流竄的盡

是說不出的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說三次,

特洛依就要傾頹,再說三次,世界就可以因此而

陰暗百年。



  日常的力量我已領略多時,讓一雙手在冷水

熱沸之間爛了又好,好了又爛,接著好了就不再

爛了的餐桌上,拿日曆紙墊著碗盤,讓油漬暈染

日期時間,反覆撕去搓揉甚麼都已經不剩下的第

十四天、十五天、十六天,我彷彿還是在海床上

睡著,期望這不過是個長得有些恐怖的夢,期望

當我醒來,他會端著咖啡問我這晚好睡嗎,而我

可以非常誠實地告訴他,親愛的--我夢見了別

的男人,但我愛你。希望你相信。

 

Oct 6, 2008

viewpoint

 

-Ferguson, M. (1992). The Mythology about Global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69-93



本文綱要:



  作者主張,採取批判式取徑來檢視全球化的相關論述,將能幫助我們辨

認全球化論述/語境中的各種迷思,並指出「全球化」這一詞彙,在各學門

間定義上的歧義、以及其論證與效應評估的困難──作者將全球化視為一歷

史過程,並破除這些迷思與現實世界的相左之處,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對

這個互聯程度日益增加的世界政治與文化經濟體系,保有充份的認識。







關鍵詞:



  全球化、迷思、意識形態、







文章內容:



  「誰在哪些層面上,被誰全球化/去全球化了?」



  談到全球化,無論採取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或者後現代主義的定義,

就不可能避免面對上述的問題。「全球化」此一詞彙在使用上,一般預設是

造成某些政治、經濟、與文化效應的歷史過程,然而,因為這個「過程/旅

程」的隱喻,使得人們在論述、描繪全球化現象時,麥克魯漢「地球村」的

喻象縈繞不去,背後的潛台詞似乎也預設了全球化最後將到達某一個「終點

」。



  就社會科學的典範來說,全球化是一個國際建制結構改變、重建新秩序

的過程,而該過程指向「將全球視為單一的物理空間,所有人都是世界公民

,扮演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共享集體利益,參與、解決全球性問題」;

另一方面,後現代主義者對全球化的解讀,聚焦在日漸浮現的消費文化與對

風格的追求,認為文化的全球性整合/離散已超越民族國家的疆界,因此,

後現代主義的全球化修正模型,主張的是「全球聯結的文化多樣性」。



  全球化的定義難以跨越典範存在,同時,要尋找真正「全球化」的論證

,也一樣顯得困難。從經濟、制度、社會人口學、文化的面向來談,全球化

似乎都在「世界的某些地區造成了某些影響」──然而「這些地區」卻泰半

是發達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國家,電子傳播通訊、國際貿易、金融秩序等的全

球化,事實上從來都不是「全球化」,並未涵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南半球多

數國家;談到「文化全球化」的時候,我們也不能望文生義地認為,具有同

質性的環球超文化,必然會隨環球政治與文化經濟的串聯,而漸次生成。



  在這樣的脈絡之下,要評估「全球化」在各個層面所造成的效應,就變

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全球化的語義中潛藏著一個時常被忽視的事實:它指

涉的意涵通常是「事情應當如何」而非「事實如何」,特別是當民族國家與

跨國資本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又握有闡述「全球化」的權力之時,在它們

所建構的全球化論述中,意識形態往往先於客觀的評析而存在──是的,即

使全球化聽起來像是個中性的辭彙,但其延伸論述與描繪出的美好世界,卻

時常包含著蓄意的因果關係假設、特定目的、以及價值判斷。



  無論如何,儘管全球化是歷史的部份過程,但認為全球化僅是單向的變

化,則未免失之偏頗。回到最開頭的問題,「誰在哪些層面上,被誰全球化

/去全球化了?」在尋求解答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長久以來我們如何

建立起全球化的各種迷思,而使全球化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如何被我們視作

一種新動態、世界變遷的原動力──惟有破除這些迷思,我們方能在檢視全

球化的時候,回歸歷史的本質,關注各個層面、時間、空間、以及社群,在

全球化過程中所接受、並予以回饋的可能。







全球化的七個迷思:



  「大就是好。」

  「多就是好。」

  「時間與空間都已經消失。」

  「全球文化將漸趨同質。」

  「拯救地球!」

  「美國電視節目傳佈民主思潮。」

  「我們將通往世界的新秩序。」



  這幾個被破除的迷思,除了直指科技決定論者的樂觀,揭示了一般認為

的全球化,指涉的僅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巨型的跨國資本企業並不會

真正「增加」消費者的「可選」選項,反而是區域性的文化差異與認同,將

帶來回饋的可能;時間與空間從未真正消失,我們面對時空壓縮的感受,必

須以新的「認知方式」來與之斡旋;當「全球」的圖像進入消費者心中,環

保也因為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而成為商品價值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最

後兩項迷思:是的,全球化是否很大一部分等同於「美國化」?







問題討論:



  本文寫作的年份是1992年,而這些迷思在2008年的今日,是否仍然適

用?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已進一步改變我們對「全球」的認知,有沒有

新的「全球化迷思」產生,等待我們去破除?

 

Oct 5, 2008

〈時光序列〉

 

  在我們定居城市之前,甚至

  還不認識城市的滿月

  是塔上的鐘,人群秒針般奔跑

  分針般前進的隊伍

  時針般的影子

  影子般的日常,分不清

  動的是太陽還是我們

  滿月,原來是鐘塔的部份



  乘末班機離去的人群,又

  乘第一架航班在晨霧中到達

  我們練習排隊

  直視前方的後腦杓

  與毛髮,與模仿他人

  姿勢的百分之八十,拿出皮夾

  檢查款式並交換姓名,又繼續

  說話,再次問候

  洩漏一種必須搓著手心的伎倆

  同陌生人指認樂團指揮的

  風格,噢風格--

  偶爾望一望天空,非常有哲理地

  沉思,說今天也是滿月,說

  今天分針已經超越時針

  非常多次



  城裡,每個角落都看得到

  鐘塔,我們決定今後在這裡定居

  每天享受都會的滿月



  幾分鐘後,我們將再次

  抵達黃昏的月台

  讓滿月成為第一盞燈

  與最後熄滅的一盞,人群

  如時針般匍伏

  如分針般的列車

  被日常般的秒針超越多次,也是

  秒針般的影子,在明亮的騎樓下

  無處容身

 

Oct 4, 2008

〈蠹蟲〉

 

  書蠹蛀蝕,在不起眼的角落

  情節停頓了下來。髮鬢騷亂

  我踱過人行道

  燥熱的樟的氣味,拎著

  袋裡有一雙鞋,鞋裡

  有一雙襪

  胡想它何時已不再給你

  穿著走了



  籤紙打筆記裡摔落,蠹蟲

  匆匆亂亂爬行我們

  不再繼續的句式,我怕還能

  給你拉開櫥櫃

  辨清書冊分類的光亮與

  秩序,再給你看窗外綠芽抽長

  抖落滿身憂愁的鱗粉我們

  很快在案前伏身

  並安靜下來



  帳單條列我們的各自厭倦

  結案待繳,也不再遮掩

  離開原地的行伍

  混食鎮日,我仍想

  是否能給你一座迷宮

  給你問路的巧合,讓我們再次

  由衷地感到快樂

 

viewpoint

 

現代文學與都市文化專題

新聞所碩二 R96342011 羅毓嘉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閱讀範圍:第一、二、三、四、六章



  除了透過描繪外灘建築、百貨大樓、咖啡館、舞廳、公園跑馬場等公共空

間來重繪上海的現代圖像以外,承繼班雅明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中敘述的波特萊爾,作為一個遊走在現代性城市裡的漫遊者(Flâneur)角

色,李歐梵顯然著迷於班雅明筆下,那個與邁入現代化進程的城市相互異化的

漫遊者,如何在萬物閃耀炫麗如星空的城市裡行走、觀看、咳嗽──然而,李

歐梵也沒有忘記,「巴黎較上海歷史更悠久,在波德萊爾的時代已經達到資本

主義的高峰……相比之下,上海是在二十世紀初才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會,(

李歐梵,2006:頁44)」基於觀看歷史的準則,上海作為外國租界、以及現

代化過程中中國貿易的對外出口,其捏塑城市文化成型的力量,並不僅止於

「發展」與「資本」,而是在內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對現代化的焦慮)與外

部(租界殖民與文化壓迫)的力道交互作用下,上海以一種新舊並陳的姿態所

展現出來。



  李歐梵認為,中國的現代性是「和一種新的時間和歷史的直線演進意識緊

密相關的(李歐梵,2006:頁53),」這事實上,可以視為自十九世紀中期

開始,西方帝國主義環球網絡擴張,所帶來的發展式全球化在中國的濫觴(

Held, 2000: 22-24)。在這種脈絡底下,上海的文化出版事業、電影劇院體系

、乃至於作家文本,無不顯示上海文化圈會對工業化、現代化、資本主義式進

步史觀的著迷,也是這透過貿易活動與西方世界接軌的過程,讓上海的文化社

群對「現代」的私人想像/生活圖像,先於中國民族性與制度化的宏大敘事而

存在(李歐梵,2006:頁55-56)。



  即使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與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概念,似乎並

無法恰如其分地同時解釋上海現代化過程中,知識份子所扮演的角色,然而,

文人出版與消費社會的文化──包括文庫、廣告、畫報、以及各種月刊──對於

建構現代上海庶民社會與政治經濟結構的連結,卻不可忽視。因為「文明到達

了它的最高峰的時代,而同時也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引自李歐梵,2006:頁

154),」以馬克斯主義者的說法來論,商品與人的異化活動永無休止之日;

弔詭的是,依照布希亞的說法,在消費社會的結構中,財富、物品、以及語言

所生產/被生產出來的縝密的意義/符號系統,將能夠取代自然原始的生理秩

序,而在賦予物質世界特定智識意涵的過程中,建立新的人/物/意義的平衡

與連結(Baudrillard, 2000譯本:頁70-71)──現代生活(消費社會)的運作

因此而能持續不輟。



  事實上不僅在上海的文化圖誌出版品,消費文化所帶來的身體形象的暴露

/觀看角度,除了給眾多書寫者帶來衝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作為一個「物

質符號體系」的部份,更直接地提出了一種具有強烈現代化/消費性格生活方

式的規訓與準則(汪民安、陳永國編,2003:頁325-327)──身體的完美與

不完美,不再承接中國傳統美學的脈絡,而是現代化城市的象徵性圖像,在酒

吧、舞廳、咖啡館中游走的身體、以及廣告、廣告、廣告中呈現出來的身體符

號,意圖宣示並填補無論在西方或中國社會中長期缺席的「身體」意涵,儘管

是以一種不自然的方式,人為的方式。



  大量出現在上海文本中的物質體系(包括建築、貿易活動、基礎建設),

以及對人類身體的描寫,似乎是一九二○、三○年代,由文人領軍,突破傳統(

中國文化的)框架而又進入另一個(消費社會的)框架的最好例證。這所有的

一切是綜合了資本主義、殖民歷史、壓迫與解放、宏大敘事與私人描寫,以翻

譯、出版與書寫為斡旋的中介,連接西方想像與上海在地文化的兩個維度,使

得上海成為一座「造在地獄上的天堂」(引自李歐梵,2006:頁240)。







其餘參考資料:



-Baudrillard, Jean. (1970).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消費社會》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Held, D. & McGrew A. (2000).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李歐梵(2006)。《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香港:牛津大

 學出版社



-汪民安、陳永國編(2003)。《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Oct 2, 2008

〈第二十九天〉


             (非常) (日常)

    第二十九天,二月終暗了下來 門牌上的賽伯魯斯有三張臉
         在沒有數學的年代 我草草收拾,離開形而下的住所
 賭徒們無從預測勝負,吃食僅為生存 讓鞋暴露在雨中
         妄盼奧林帕斯的雨 再鋪陳爾後的天氣
      憂鬱的賽伯魯斯開始微笑 畢竟風總是要停,某天妳也要離去
  大潮持續數日,密西根湖是黑色的 門前的樹倒了就不再有人扶起

        昨日如大雨洗滌舌尖 復歸平靜的午后,總有人收拾善後
    開啟戰爭的人早已將屋瓦掃盡 一切仍些微地移動
        孱弱的肩膀相互靠攏 向日光,向街道吐出陣陣炊煙
      檄文反覆填滿同一筆姓字 暈染我的居留證都給註銷了不是
           直到太陽升起 拓印妳的指紋
    太陽如斷肢的軍人般奮然站立 復又拾揀妳睫毛髮鬢
  鬍髭在四面雪崩的牆上憂鬱地生長 章節中間的書籤已被悄悄抽起
        是生存與靈犀的對話 冰箱有菜蔬垂首,窗外繾綣的雲系
           與早春的天色 與未及讀畢的字句形成對比
      霍香薊與曼陀羅同聲散開 天空一淨如洗,漸滲出藍色體液
植物拋撒種子如我拋灑陌生女子的乳汁 我能否再與妳同行?

     鳥把巢築在太陽升起的地方 第二十九天鳥回到夕陽落下的地方
 生存,是樹孤立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那裡--必然也沒有陰影

         邁諾斯王的迷宮外 先知,再給我卜個卦吧
   憂鬱的賽伯魯斯有三張踟躕的臉 沒有物理,無從度量憂鬱的年代
     問,如何航向較平靜的海面 如何確定自己要的甚麼情人
    我已記不清上一筆淋漓的天空 平靜的海面也有著平靜的經緯
        此處怎還須刀劍防身 畢竟妳握有定義的準則
       啊,咒詛之城,可愛的 衣櫃同床顯得過分狹窄了
   相戀的信徒們斲下斷指起誓-- 除了面具,妳從不信仰其餘事物
              上帝, 情人啊,
    誰會是第一個注意到你的人? 誰會較我先認出妳的臉?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新聞所碩二 R96342011 羅毓嘉

第三週



-Ch.9 Observ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當研究者選擇一個既定空間/環境,針對其中行為主體的行動模

式進行觀察與紀錄,就是期望解決特定的研究問題──首先承認無論

選擇何種觀察法(無介入觀察、可辨視觀察、邊緣參與觀察、完全參

與觀察等)、即使採取適當的態度(同理、直接、動態、以及決定適

度介入其觀察環境的程度),都不可能真正「進入」行動主體的感覺

結構,這個前提將使得研究者在觀察紀錄的過程中更能保持敏感,得

以進一步透過剖析、透視行動主體的外在展演,覺察行為主體針對環

境設定而做出的反應,以及行為主體受到環境中其他參與者、旁觀者

的影響,而導致行為模式的決策或改變,在反覆的紀錄與建構式辨證

中,建構出環境行為觀察的信度與效度。



  舉例而言,在同志大遊行裡頭,仁愛路與忠孝東路被群眾的集結

與特定的身體展演行為所界定,而不再是平日車水馬龍來往的車行道

路,在這樣一種短暫的/情境式/流動的環境當中,隨人群的移動而

改變(同志)空間的存有與否,遊行所定義的空間,包含了慢車道、

人行道、騎樓、甚至樓頂與來往車輛中觀望的人群。在這個空間裡面

,電音花車上舞動的扮裝皇后可能引發水男孩連動式的擺動身軀與歡

呼,一次同志平權口號的演練與呼喊,可能使得人行道上隨遊行隊伍

緩步前進的LGBT群眾同聲吶喊。若以群體的「動能」來區分群眾,

基本上我們可以將走在慢車道上的群眾視為核心群眾,人行道上的群

眾次之(可能是有曝光疑慮而不走在正式隊伍當中,但會隨偶發的特

定『事件』而參與,成為核心群眾的一部分),而騎樓下有原先不屬

於遊行隊伍的路人、也有藏身在邊緣默默跟隨人群前進的同志,其動

能顯得較零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處在何種地理空間(車道/人行道/騎樓)

,行動者都可能透過某些行為/事件,引發一連串的連鎖行動,而變

成群體中引人注目的焦點,所有人都「可能成為」該流動空間中的重

要他者──另一方面,在這種以身體展演為表達訴求最重要手段的空

間中,「攝影」是引發行為主體行動決策改變的重要關鍵之一,面對

鏡頭的時候,扮裝的群眾多半採取較平常(無論是遊行之外的「日常

」或者遊行的其他時刻)更特異、誇張的表情與姿態,來呼應同志遊

行的核心主題:彩虹向前行、勇敢秀自己──而所有這些,也都更進

一步累積該空間中的能量流動,持續加乘、塑造、凝聚該空間的秀異

氣息。

 

Oct 1, 2008

2008/10/01

 

  離開新聞所前匆匆亂亂收了背包,和同學

道別,通靈之後感覺特別地餓,跨上機車等紅

綠燈讀秒,總是要經過這段,總是發動引擎就

看見紅燈,莫非定律從來也不會落空的。數著

。數著。分手之後我獨自走過幾個路口,今天

早上去政大,吃完飯又騎回公館,讓自己忙,

讓自己分心,颱風天儘是掛在網路相簿上看一

張又一張的臉,發傻,發痴,好像這樣就不會

去想我們究竟為甚麼分開。好像,颱風過後的

雲層厚厚遮著,我看不見雲靄後頭,滿天的星

辰正在降落。



  基隆路上一整排的綠燈,我催足了油門趕

赴回家的路,但又想明明才十點半,如果沒有

分開的話我現在會往南嗎?心頭突地給挖了個

洞似的,很深,時速計即將超越一百的時候,

發現自己單身了,眼淚就很快地掉下來,風吹

著,墨鏡後頭的表情路人也不會知道的。



  發現自己單身了。前幾天我一直忙著,瞎

忙,甚麼事情也沒做就儘量不去記起這件事,

但回到家看見桌上一筆手機帳單,海外漫遊通

信費用列著,我甚麼時候給他搖過電話,是在

芝加哥登機之前,我最後一個早晨悠悠在玫瑰

城開闊的天光下醒來,告訴他,「hi, i'm on

my way home,」而他在電話彼端的語氣厚實

,寬敞,寧靜,說「welcome home, my boy」

然後呵呵笑著,淺淺地咳,我想他好像張開雙

手在那裡等著給我抱擁。但話說完了,電話收

了線,我們不再是情人的晚上,手機話費條列

在那裡,留下一筆待繳的愛情我們已經不是情

人了。從此之後,所有的詩句會加上曾經的副

詞去修飾,試圖遮掩,試圖留存,或者我可能

不再為他寫詩。



  呆坐在書桌前,沒力氣整理散亂的發票,

有次吃摩斯漢堡中了兩百,兩個人就又笑著去

便利商店買菸買飲料,站在夏日的台北街頭,

亮亮地給彼此點菸,飛快地往唇上一啄又分開

,騎車時勾搭著腰身,快要被發現的時候又分

開,只是我們這次分開,就不會再靠近了。又

想起他小而美的房間,牆上漆著的鵝黃色還是

我給他選的,又嘟著嘴說你這麼大個兒怎麼睡

這床夠寬嗎,翻個身就落下去了,結果也是後

來兩人同睡過的床,軟軟綿綿的,我做過夢的

地方,說過夢話的地方,熊兒在我身邊打呼的

地方。蹭蹭他肩膀就安靜了,或者朦朧裡醒來

說「i'm sorry for snoring,」翻個身又天翻

地覆地繼續鼾聲震震。可我那時覺得非常,非

常幸福的……



  我想大約就這樣了,翻了桌曆發現很快地

九月結束,十月來臨,分開的日期是他生日滿

月前夕,在美國的時候跟他說了生日快樂,暗

地抱怨錯過給他慶生的機會,但從此我們是無

涉的兩個人了。打開電腦想要再念點書,我論

文架構放在那裡,但沒有內文進度,心頭空空

的,想我就算早些讀完書寫完作業又怎樣呢,

我沒有要再趕往約會的地點,我沒有下一個行

程的,昨天睡前勾勒了新小說的情節,但我明

是要趕著論文畢業的人,噯,如果寫論文也像

翻譯那樣快就好,如果寫小說像寫論文那樣。

但我不可能預測自己人生的轉向,把手機接上

放了音樂,想我明天或許會好些,如果我沒有

做了錯的決定。



  秋風乍起,氣溫微涼,洗浴前調了調熱水

器的溫度宣告夏日終結,也告訴自己,要能夠

安於單身的日子,或許從今天開始。或許從今

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