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Oct 6, 2008

viewpoint

 

-Ferguson, M. (1992). The Mythology about Global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69-93



本文綱要:



  作者主張,採取批判式取徑來檢視全球化的相關論述,將能幫助我們辨

認全球化論述/語境中的各種迷思,並指出「全球化」這一詞彙,在各學門

間定義上的歧義、以及其論證與效應評估的困難──作者將全球化視為一歷

史過程,並破除這些迷思與現實世界的相左之處,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對

這個互聯程度日益增加的世界政治與文化經濟體系,保有充份的認識。







關鍵詞:



  全球化、迷思、意識形態、







文章內容:



  「誰在哪些層面上,被誰全球化/去全球化了?」



  談到全球化,無論採取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或者後現代主義的定義,

就不可能避免面對上述的問題。「全球化」此一詞彙在使用上,一般預設是

造成某些政治、經濟、與文化效應的歷史過程,然而,因為這個「過程/旅

程」的隱喻,使得人們在論述、描繪全球化現象時,麥克魯漢「地球村」的

喻象縈繞不去,背後的潛台詞似乎也預設了全球化最後將到達某一個「終點

」。



  就社會科學的典範來說,全球化是一個國際建制結構改變、重建新秩序

的過程,而該過程指向「將全球視為單一的物理空間,所有人都是世界公民

,扮演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共享集體利益,參與、解決全球性問題」;

另一方面,後現代主義者對全球化的解讀,聚焦在日漸浮現的消費文化與對

風格的追求,認為文化的全球性整合/離散已超越民族國家的疆界,因此,

後現代主義的全球化修正模型,主張的是「全球聯結的文化多樣性」。



  全球化的定義難以跨越典範存在,同時,要尋找真正「全球化」的論證

,也一樣顯得困難。從經濟、制度、社會人口學、文化的面向來談,全球化

似乎都在「世界的某些地區造成了某些影響」──然而「這些地區」卻泰半

是發達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國家,電子傳播通訊、國際貿易、金融秩序等的全

球化,事實上從來都不是「全球化」,並未涵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南半球多

數國家;談到「文化全球化」的時候,我們也不能望文生義地認為,具有同

質性的環球超文化,必然會隨環球政治與文化經濟的串聯,而漸次生成。



  在這樣的脈絡之下,要評估「全球化」在各個層面所造成的效應,就變

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全球化的語義中潛藏著一個時常被忽視的事實:它指

涉的意涵通常是「事情應當如何」而非「事實如何」,特別是當民族國家與

跨國資本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又握有闡述「全球化」的權力之時,在它們

所建構的全球化論述中,意識形態往往先於客觀的評析而存在──是的,即

使全球化聽起來像是個中性的辭彙,但其延伸論述與描繪出的美好世界,卻

時常包含著蓄意的因果關係假設、特定目的、以及價值判斷。



  無論如何,儘管全球化是歷史的部份過程,但認為全球化僅是單向的變

化,則未免失之偏頗。回到最開頭的問題,「誰在哪些層面上,被誰全球化

/去全球化了?」在尋求解答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長久以來我們如何

建立起全球化的各種迷思,而使全球化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如何被我們視作

一種新動態、世界變遷的原動力──惟有破除這些迷思,我們方能在檢視全

球化的時候,回歸歷史的本質,關注各個層面、時間、空間、以及社群,在

全球化過程中所接受、並予以回饋的可能。







全球化的七個迷思:



  「大就是好。」

  「多就是好。」

  「時間與空間都已經消失。」

  「全球文化將漸趨同質。」

  「拯救地球!」

  「美國電視節目傳佈民主思潮。」

  「我們將通往世界的新秩序。」



  這幾個被破除的迷思,除了直指科技決定論者的樂觀,揭示了一般認為

的全球化,指涉的僅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巨型的跨國資本企業並不會

真正「增加」消費者的「可選」選項,反而是區域性的文化差異與認同,將

帶來回饋的可能;時間與空間從未真正消失,我們面對時空壓縮的感受,必

須以新的「認知方式」來與之斡旋;當「全球」的圖像進入消費者心中,環

保也因為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而成為商品價值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最

後兩項迷思:是的,全球化是否很大一部分等同於「美國化」?







問題討論:



  本文寫作的年份是1992年,而這些迷思在2008年的今日,是否仍然適

用?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已進一步改變我們對「全球」的認知,有沒有

新的「全球化迷思」產生,等待我們去破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