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Nov 30, 2008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第十一週



─Newman, O. (1972). Territoriality. Natural Surveillance. In Defensible Spac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Pp.51-101. New York: Collier Books



─Merry, S.E. (1981). Defensible Space Undefended: Social Factors in Crime Control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16(4), 397-422



  住宅大樓的空間配置,直接影響到住戶的安全感,以及犯罪機會之有無,一般而言,可供守望的物理距離,過道、穿堂、與出入口的相對位置,所構成的空間如果能夠確保人口流動,以及來往行人視線之可及,則對尋求犯罪機會的虞犯來說,這種空間提高了犯罪行為被覺知的機會,提高犯罪風險,因此可以降低該社區的犯罪可能;另一方面,社區中的人為環境,如塗鴉、破窗、以及久未收取被廣告傳單塞爆的信箱等等,也等於訴說著「這個地方沒什麼人在管」的社會線索,因此有可能造成偷竊與搶劫等犯罪發生的場所。事實上,除了這些物理性特質以外,關係到「守望」的最重要因素,仍然是人的社會交往,住宅社區內鄰居互動的頻次、彼此熟悉的程度、出入份子的複雜度,都直接地牽涉到犯罪行為或者可能發生犯罪的狀況,是否能夠被第一時間被覺知。



  而我們的住處安全嗎?或者說,我們的社區安全嗎?



  談談我住的國宅。這個社區以十層樓與十二層樓的大廈為單位兩兩成對,分立在三塊基地,共有六棟,棟與棟中間是社區中庭以及活動中心,不時有舉辦社區活動,平時也有孩童在中庭玩球、追逐,外籍看護推著輪椅上的老人在這兒吹夏日晚風也是常有的風景。兩戶成對共用電梯梯廳,也就是一個電梯供二十至二十四戶出入。每戶的一樓梯廳在社區外圍(巷道側)與中庭都各有一個出口,有趣的是,儘管信箱和電鈴設置在面向巷道一側,但住戶泰半選擇中庭(後)門出入,事實上,家家戶戶的廚房也都面對中庭,所以晚餐時間之前回到社區,就知道又有哪家在煎魚、或者煮麻油雞之類,久而久之中庭變成最容易與鄰居相遇的地點,即使不住在同一個門廳,也大概知道這張面孔要往哪個大門走去。我在這社區住了八年有,沒聽說過什麼失竊案件。



  社區旁邊是南華高中,上夜間班、或下午班的高中生喜歡在社區周圍悠悠蕩蕩的,管委會一度提議要在中庭周邊設立矮牆,但礙於法令需維持開放空間因此作罷,遂在中庭兩側的入口處立牌,說明「開放空間使用公約」,條列各項可與不可的事項,大家都心知肚明社區孩童還是在中庭騎腳踏車(笑),但說起來也真是奇妙,從此社區中庭就像立了隱形門神,高中生不再往裡頭踏進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