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 LO, YUCHIA
-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創用授權範圍
Nov 14, 2008
同志文化的地方轉型
全球化與傳播
期末報告提案
同志文化的全球傳佈與在地轉型
──後殖民、消費主義、與同志認同:試寫紅樓劇場商圈
一、同志/酷兒與全球化
近年以來,同志/酷兒的都會文化,已成為一種全球的顯學(Cruz-Malave & Manalansan IV, 2002: 1)。從傳播媒介的電影、廣告、影視劇集,到網際網路、表演藝術,以及抽象的性/別政治論域與人權議題,都處處可見其蹤跡;然而,隨著全球資本主義益發昌盛的同時,同志/酷兒作為一種「性意識」,卻漸與商品化、市場化的消費主義趨進,其主體認同,也從原本較為私密的意識與言說層次,演變為透過商品的消費來展演(performativity)其殊異於異性戀社會文化的身體風景/性意識,逐漸在高速流動、交換的消費市場中,發展出一套供集體認同的符號系統(Cruz-Malave & Manalansan IV, 2002: 2-4)。
在同志/酷兒的性意識(sexuality)發展史中,內在的性意識與身體展演,向是互為表裡。而男同志在社會化過程中,更往往將身體視為規劃(project)與個人養成的重要部分,從物件、服飾、體態、乃至於語言腔口(gay linguistics)的使用,都充滿身份認同表達的意涵,以圖與次群體中的他人做出個體外觀的區分;對男同志來說,肉體不再僅意味著「身體能做甚麼」,而是「身體表達了甚麼」,由是,身體/外觀被認為是解讀男同志生活風格、身份認同、以及社交符號的重要指標(Nardi, 1999: 4-5)。
打從一九六九年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石牆事件 (Stonewall riots)開啟了當代同志解放運動的大門,相對於一九六零年代隱而不顯的同志文化,一九七零年代的同志生活,則顯現出一種「另類生活方式(an alternative lifestyle)」,有學者主張,這種商品化、符號化的消費行動,將導致同志性/別政治的終結,而「同志的生活風格」將取代「同志認同」,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中,一種新的性意識類別(Lowe, 1995; 轉引自Pellegrini, 2002: 140-141);這種說法,遭到Miranda Joseph的駁斥,認為即使消費資本蓬勃發展,也無法取代性意識認同所創建的「社群感」,而這種「社群感」事實上才是導致同志文化與主流文化溝通互動的原動力(轉引自Pellegrini, 2002: 141)。這指出了將「消費符號」視為同志文化「群體認同」的依歸,是不可行的;若我們要釐清資本主義與文化認同之間的關聯,則不妨借用Judith Butler的性別展演論述:她認為個體並非依照特定的性別認同,而建立某種行為展演模式,而是透過「維持特定模式的行為」,來完成、保持、維繫認同(Butler, 2006: 140-143)。這種觀點正適切地說明了,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當中「物」與「性/別認同」的辯證關係。
當代資本主義的擴張,使得以美國與西歐國家為首的同志文化,開始「浮上檯面」、隨「全球化」的過程向外傳佈──包括國際貿易、旅遊、網際網路等「物質性」的連結──而這種以資本主義全球化作為主要動能的擴散,一方面,為跨越地域的同志文化帶來互動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更多具象可見的商品符號,取代原先顯得曖昧不明的「地方社群性」 ,成為同志群體認同的重要元素,也對地方文化造成了「必須接受霸權文化輸入」的壓力──當身體、服飾、配件,乃至於呼應種種「展演」的行為成為了消費文化的戰場,東南亞、加勒比海、中南美洲等後殖民國家內部的區域同志文化,也就在這波媒介全球化/商品全球化的浪潮中,所呈現出各種對男性身體形象的再現、虛擬、以及想像,而受到了深刻的影響(Altman, 1996: 85-87)。
二、台灣同志社會史概述:從去除汙名到自在展演
台灣的同志社會史,大體上而言,也當自美國石牆運動以降算起。
彼時正值一九七零,所謂的「美軍」年代,西洋文化移植的同時,在政治領域控管的「化外」領域,意外地創造出暫時的自由、逸樂氛圍,供美國大兵消費的酒吧,向來不吝於提供「性」的服務,而不分性向──然而這種歌舞昇平的幻象,在進入八零年代之後卻破滅了。各種「同性戀行為」逐漸被社會看見,卻是被放置在變態心理學的框架下檢視,在各類報導與社會建構中,與犯罪、影響社會治安相連結;時至一九八四年,愛滋病在台灣出現首例,造成極大的恐慌,男同性戀遂進一步被認為是疾病與犯罪的化身──男同性戀者開始被「看見」的同時,背負的是社會將之視為扭曲、偏差的眼光。另一方面,女同志卻也在八零年代後期有了第一間「T吧」,略可視為消費文化正式開始與同志族群揉合的濫觴(魚玄阿璣、鄭美里,民86:頁199-205)。
九零年代,台灣的同志開始嘗試尋求公眾發聲的管道,《愛報》、《女朋友》等同志雜誌創刊,其中,一九九六年發刊的《G&L》,以引介西方同志文化的消費商品趨勢為大宗,並刊登星座、同志旅遊、出版品的介紹等──值得注意的是,《G&L》並未忽視作為一本本土同志雜誌,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同志的群體/個體認同」仍然曖昧不明,而在各集專題內以名人訪談的方式,分享自我認同與其向社會、家庭、宗教等協商的過程;簡言之,《G&L》讓台灣同志族群與西方、日本同志的消費文化產生聯繫,另一方面,也試圖提供台灣同志參考的人物模範(Chong, 2001: 127-128)。在此時期,台灣本地的文學作品,如邱妙津《鱷魚手記》、朱天文《荒人手記》、紀大偉與洪凌性/別小說的越界書寫等,更進一步確立了同志書寫的主體性,試圖處理台灣同志在面對自我認同、向家人出櫃、愛滋病等議題(魚玄阿璣、鄭美里,民86:頁205-209),屬於台灣的性意識/論述就是在這過程中逐漸浮現。
九零年代末期至二十一世紀初,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同志(特別是男同志)得以直接以「個體」為單位,進行身體、社會、與文化的展演,過去十年間,男性的身體在媒體與流行文化中的曝光率急速上升,台灣的同志亦不遑多讓地以交友網站為平台,展現身體的力與美,而這種源於西方注視/展現/身體的美學,也正是由於網際網路而成為可能(陳柏程,民97)。另一方面,國內亦有論文,以量化方式調查台灣地區同志的消費傾向,歸納出台灣的同志可支配所得較非同志高、較重視生活品味、休閒活動傾向國內外旅行、以及喜愛閱讀、音樂與電影等幾項結論(黃煦芬,民91),足證九零年代以降,台灣的同志生活與消費文化日漸緊密的關係,而當代台灣同志的社會性格,也確實在同志商圈(尤以西門町紅樓劇場週邊商圈為代表)、流行文化、以及網際網路的交互作用下,揉合出新的風景。
三、在全球傳佈之後──同志文化的地方轉型,如何可能?
台灣的同志與性/別論述,一方面承繼了國家機器、政治權力關係、乃至於「家」文化的影響,從屬於中國文化的集體主義(collectivism),透過國家性的鉅觀政治結構傾注於普羅大眾的性意識中,反映出「東方的」歷史脈絡對性的規訓力量(黃郁軒,民95:頁51-52);另一方面,由於「同性戀」概念乃是一個「進口詞彙」的先天架構,台灣同志與性/別多元論述,從根本上便無法徹底脫離搬弄西方論述的困境,甚至在身體形象的美學追求、性慾文化的素材與使用,也多半依附西方的文化觀點,使得台灣同志無論在論述或主體認同上,都陷入了後殖民的「多重衣櫃(multiple closet)」中,同時受到地方文化傳統與外來文化論述的束縛(吳文煜,民92:頁99-100)。在這樣的脈絡之下,有論者便宣稱「台灣的同志文化,既是本土也是外來,更與非文化系統如政治、經濟、社會等交叉,呈現出一種獨特而又時而矛盾的雜碎。(陳崇騏,民89:)」
事實上,如同「全球超文本」的不可能,我們也不可能單靠著所謂「西方經驗」,就試圖全盤解釋地方的同志文化。好比全球化所帶來的HIV/AIDS散佈危機,就迫使同志社群必須面對主流社會對「性意識」的干預與監督,在區域層次上,這就表示在地的同志社群,必須對諸般「來自西方」的性意識論述(特別是同性戀者與愛滋病的連結關係)做出回應,重新詮釋「現代化」同時帶入的消費文化、資本主義、還有疾病,如何對地方性的同志文化產生意義與影響。另一方面,由於「西方」與「非西方」的對立關係並不清楚可見,而共享著相近的發展模式源流 ,在檢視同志文化的「全球-在地」構連時,勢必要回歸到現代的性意識生成史(modernization of sexuality),關照同志的論述、行動主體、社群意識,如何與主流文化進行互動、協商的過程(Altman, 2001: 35-36)。
概括而論,國內針對同志消費空間進行的文化研究眾多,以參與觀察與訪談等方法建立同志酒吧的民族誌,乃至於同志空間作為情慾地景的論述等,卻皆未針對「消費性質」深入著墨(如吳佳原,民87;殷寶寧,民89等,轉引自邱珍瑤,民93:頁10);而亦有論者援引消費理論與性/別認同的理論模型,試圖建立同志/同志店家在消費場域中,如何將音樂、舞步轉化為可消費的「商品」,並將之建構為社群的象徵符號,完成認同建構與再確認的複雜過程;主張在後現代消費社會中,認同的想像不再僵固(fixed),而是流動(floating)的,同志社群便是透過參與與消費的循環,形成具後現代部落(postmodern tribe)特質的認同母體,確立消費場域中,同志次文化族群所共享的歷史記憶與象徵符號(趙士麃,民96:頁6-8)。
受全球化過程的影響,地方性同志消費文化的形成,事實上正是文化混成(cultural hybridization)的結果/過程(───)。本文將以西門町紅樓同志商圈為田野,透過參與觀察與訪談,試寫台北同志文化如何立基於商品資本與消費主義,揉合在地文化思維發展社群認同的符號,以提出同志文化地方轉型、混成的可能。
參考資料:
-吳文煜,民92,《河邊春夢:台灣高雄愛河畔男性間性慾地景的人文地理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珍瑤,民93。《消費空間與同志身份之研究:以彩虹社區活動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程,民97。〈同志交友網頁、自慰、情慾裸露以及流動的社會資本〉。2008台灣文化研究年會圓桌會議論文
-陳崇騏,民89。〈台灣同志運動/文化的後殖民思考:兼論「現身」問題〉,何春蕤編,民89,《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頁217-231
-黃郁軒,民95。《私領域中的認同展演:台灣同志運動另一面》。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煦芬,民91。《台灣地區同志族群消費傾向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魚玄阿璣、鄭美里,民86。〈幸福正在逼近──建立台灣同性戀社會史的初步嘗試〉,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台灣當代QUEER論述讀本》。台北:元尊文化。頁197-210
-趙士麃,民96。〈集體記憶作為認同形塑的消費商品:Funky恰恰熱舞中的同志認同〉。2008台灣文化研究年會圓桌會議論文
-Altman, Dennis. (1996). Rupture or Continuit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ay Identities. Social Text 48 (vol.14, no.3). pp.77-94
-Altman, Dennis. (2001). Global Gaze/ Global Gays. In Hawley, John C. (ed) Postcolonial and Queer Theories: Intersections and Essays. London: Greenwood Press pp.1-18
-Butler, Judith. (2006).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Tan, Chong Kee. (2001). Transcending Sexual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Cultural Hybridization as Process of Sexual Politics in 90’s Taiwan. In John C. Hawley, (ed.) Postcolonial, Queer.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ruz-Malave, Arnoldo & Manalansan IV, Martin F. (2002). Dissident Sexualities/ Alternative Globalisms. In Cruz-Malave & Manalansan IV (eds) Queer Globaliza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p.1-10
-Nardi, Peter M. (1999). Gay Men’s Friendship.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bels:
porcelain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