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Nov 30, 2008

viewpoint

 

環境心理學

第十週



─Rubinstein, R.L. (1989). The Home Environments of Older People: a Descrip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Linking Person to Plac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4(2), S45-S53.



─McColgan, G. (2005). A Place to Sit: Resistance Strategies Used to Create Privacy and Home by People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34(4), 410-433.



  老人由於行動力、知覺能力的衰退,再加上疾病的困擾,往往被視為是對環境變動的反應能力較低的一群人,然而,在老人們居住的家庭空間/準家庭空間(安養院甚至是安寧療護的病房)中,物理環境、物件與人的關係連結,在許多狀況當中,都較活動力旺盛的青年一代來得緊密相關。正因為生活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單一空間當中進行日常起居,如何擺設空間、讓空間物件與自身的生活習性。甚至是個人的生命史產生有機的連結,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對獨居老人而言,當日常生活的社會線索都逐漸脫落,居家環境所能給予的「個人化程度」遂大大地影響了老人生活的安適程度。



  外祖母獨居在羅東的三層樓老厝中。儘管平時也住在宜蘭的大舅,不時會在上班前與外祖母共進早餐,隨雪山隧道開通,我的爸媽也習慣了到外祖母住處度週末,幫忙外祖母料裡老人不方便處理的屋況瑣務,但大體而言,外祖母的日常生活還是自己一個人。



  除了位在一樓的臥房、客餐廳、廚房與盥洗室之外,二樓的佛堂也佔了外祖母生活的重要部分,有次我問膝蓋日漸退化的外祖母,為什麼不乾脆把佛堂遷下樓這樣也會方便些,外祖母答道,一日兩次的捻香參拜讓她有足夠的動力爬上二樓去,如果把佛堂搬下樓,那怕是二樓的小客廳與房間都要隨之閒置。外祖母自婚後數十年來不曾搬家,照護房屋角落的日常,也與信仰一體,外祖父多年前過世後,外祖母的生活重心就移轉到我們這輩孫子身上,直到我們也長大了除過年過節少回宜蘭去,她也總嫌上台北麻煩,要看到我們更不容易了,就在一樓的書櫥擺上我們的照片。我想這是外祖母的老年生活,她離開宜蘭的機會越少,就越仰賴物件的記憶,時時思念著兒孫們;年節期間回到宜蘭,二樓房間的棉被枕頭也已漿得硬挺齊整,整理房屋上下前後物件一絲不苟的態度,有次外祖母說,漿了棉被就想著你們甚麼時候回來?



  這許多個月來我一向忙著,不禁想,該回宜蘭好好住上一個週末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