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Nov 4, 2008

2008/11/04

 

  我平常很少談論國族政治的。那並不表示我

不關心這座島嶼未來的去向,不表示我不關心歷

史,也並不表示我擔心會因為「表態」而與任何

人站在針鋒相對的立場。我很少談論政治,因為

我知道,當我開始論述「我們終究要面對的統/

獨議題」,很容易就會掉進劃分他者的陷阱。



  正如同「差異與認同」這個標題所昭示的,

宣示差異始終是凝聚認同的重要關鍵,因為有了

「他們」,「我們」的正當性才因此而得以存在

得更加理直氣壯,然而弔詭的是,當「我們」指

涉的是這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上的幾千萬居民,

「我們」有必要再去用各種簡潔方便獨斷的標籤

,去劃分「你們」與「他們」嗎?我相信這一切

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好比當了這麼多年的同性

戀,我理解到伸出自己的食指去指責那些「不願

潔身自愛」的人,可以非常快速地將自己抬昇到

道德的制高點,但那除了讓「他們」痛苦之外,

能夠幫助我成為一個「被別人所接受的同性戀」

嗎?



  我知道,不能。



  這島嶼已經這麼小了,再說甚麼「台北國」

,說甚麼「支那人」,除了凝聚「我們」(或者

是『你們』?)自我感覺良好的認同之外,能夠

讓「他們台北國人」真正地理解到「我們」真正

要說的話,並且成為「我們」的其中之一嗎?



  不能。



  那樣的言說策略簡直就是糟透了。或許事實

如同勝涵所說的,「我想大概是任何一種堅持本

土立場及臺灣本位的論述和行動,在一般台北中

心主義的中產階級思維看來,都是不文明的,都

是不國際化的,都是被低俗的民進黨動員的暴民

,」我仍不禁要問,是誰來劃分這裡的「一般」

,是誰來代表本土立場與台灣本位?如果不照著

「誰」所認定的行動來實踐「本土立場與台灣本

位」,那麼我是否就成為了「誰」定義中的「他

們」了?究竟是誰在想像對面的他者?



  是你、我、還是他?



  這樣粗糙的言說策略簡直就是糟透了--對

於一件「我們」所相信是正確的事情,很抱歉,

我無法接受竟然是用「把理當屬於我們之中一份

子的人們劃分為『他們』」來完成。我無法接受

。即使呼籲理性與溫柔,並不表示我的內心不存

在著對島嶼的熱愛與激切--



  然而是的,我也不禁擔心,當我寫完這篇文

章,事實上我已經身在劃分他者的陷阱裡面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