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Jun 6, 2008

How to say "Here"?

 

Christian Rizzo / How to say "Here"?

2008-06-06 National Experimental Theater



  後現代。沒有別的詞彙可以形容這部舞作了。



  可是這當口,我拿後現代來形容一支表演藝術的作品,是

的,聰明的你們大約可以猜測到,這不會是個甚麼好的形容詞

。畢竟,連被他人視作後現代大師的布希亞,生前都曾否認過

這個辭彙所「可能」承載的意義--大家該去問問「後現代」

和「後現代主義」這些字眼可有任何意義,至少他覺得沒有。



  對了,所以事情是這樣的,這支舞的「後現代」,噯,在

我的詞彙裡頭的用法就是,「實在是沒甚麼意思」,也沒甚麼

意義。赫佐這個剃著超短髮留一把短髭的法國人,前幾個禮拜

還在提爾希貝《焦慮日記》的影片裡露過臉(根據劇本,此人

還是一連串焦慮日記的始作俑者咧,)進場看他控台上老神在

在,我還想這純白舞台到底會變出甚麼奇妙把戲--



  總之布希亞都死了,法國人難道還是時興這套「過份」具

有現代性的作品嗎?我是不知道,可是這舞作的道具、素材、

服裝、多媒體、乃至於標題「How to say "Here"?」與舞者靜

緩的走位、肢體、碰觸結合起來,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一場不知

所云的災難。坐在我前面的女生開演半個小時就走了。我則在

她離場之後大約兩分鐘進入了短暫的睡眠,問題是五分鐘後我

醒來,嘩,怎麼還在同一段。真的是七十分鐘都嫌長。



  今天我是不是太憤世嫉俗了一點?



  不過不過,噯,後現代的意思就是--如果舞作本身不能

創生出它自己的敘事符號,赫佐(在節目單中)所講述,他試

圖探究的「現在」與「這裡」與行為主體的關係,事實上並沒

有成功地在那些靜若雕塑卻又偶爾毫無情緒地發動的身體中間

建構起來。對我來說,赫佐在作品中所操演的身體/道具/光

線,以及看似酷炫卻絲毫沒有脈絡可供參考的多媒體影像,以

及去除了旋律只剩節奏的音樂,都不具任何符號意義。而那不

就是布希亞所謂的--內爆?



  赫佐自承這作品是一幅流動的心理風景。但大約是因為光

線之強烈、節奏之強烈、還有非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敘事軸線

(如果有的話,)使我完全不能進入這支作品。所以我說它超

級有夠非常後現代。因為它只有符碼,而無可供參考,建構意

義的線索。



  《How to say "Here"?》整場看來像是操練失敗的當代人

體雕塑展場。儘管舞者的肢體沒甚麼好挑剔,但當所有這些堆

疊起來--啊,就像作品最後,那些喪失意義肉身堆疊的畫面

--其實他們哪裡也沒有去,我們也甚麼都沒有得到。



  到頭來,摸摸鼻子告訴自己,這是「實驗」劇場嘛。



  論文題目:〈赫佐論後現代性的存在:就是不存在。〉



  全文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