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Dec 1, 2008

viewpoint

 

全球化與傳播

新聞所碩二 R96342011 羅毓嘉

第十二週:影視接收與文化認同



-李少南(2004)。〈美、日、台電視文化價值觀之比較〉,《新聞學研究》

 ,78: 45-69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據為

 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 9-34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

 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 103-138







  跨國性的大眾文化商品──包括電視劇、音樂、前幾周討論過的電影、乃至於各種衍生產品──在文化圈會所投下的議題,包括消解了國家疆界的泛國族認同、文化品味的去中心化、以及閱聽人主體的解讀策略等等,不一而足。



  李少南在文中直陳,「東方-西方文化」或者「亞洲-全球文化」的劃分方式,任何一者都僅能作為對應文化的相互對照組;價值觀或許能有差異,但並無優劣,而我們也不能忘記,在影視產品中所被「再現」的行為與文化價值,又通常是被強化、誇張化,即使研究發現「性開放」、「愛情隨便」、「不太宣揚傳統價值」的特徵出現在資本主義程度化較高社會的影劇產品,但遽然將這種結果與研究的初始假設(最先進/十分先進/先進的劃分)連結,則彷彿指向「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將帶來這些價值觀的發生」,如此斷言似乎稍嫌偏頗,其中的因果關係看似與「文化」相關,但李少南一文採用的量化分析方式,卻無法處理「價值-社會文化」生成的因果連結,把價值觀粗略地劃分成對立的概念,也沒有辦法呈現其中細緻的差異──假使台灣影視產品的調查結果,與美國同樣顯示為「愛情隨便」,那麼該研究是否可以說「隨著資本主義的日漸發達,使得愛情隨便成為普世價值」,這樣豈不怪哉?



  李丁讚與陳兆勇一文,試圖從影劇產品及其延伸的消費行為,找出閱聽人擬國族文化認同的線索。研究發現,台灣閱聽人對日本電視劇偶像、音樂藝人的認同,進一步成為對偶像「屬地」乃至於文化整體偏好與認同的基礎;固然「流行文化場域」的全面推廣與行銷,讓閱聽人得以「自由」選擇與詮釋他/她們所接觸的文本並開拓、連結閱聽人的偏好與認同,布希亞早在《消費社會》一書中即有言,消費社會最大的特徵在於,交易的財貨物品甚至是勞務,都必須先成為符號(或至少讓符號價值附加其上),然後才能被消費;消費者之所以消費,是冀望透過消費行為來維繫認同,建立人和物品、人和群體、人和社會的關係,消費文化正是在這過程當中成為一個整體,從這個脈絡來看,似乎可以補足李丁讚文中未曾處理閱聽人-影劇明星「迷」現象的結構問題。



  但也正如本文第二段所述,影視產品中的再現行為,泰半是經過修飾、整編的形象,這種認同禁不禁得起實際經驗的考驗,或可商榷──特別是今日國際旅遊盛行,又常有旅行社隨影劇熱潮推出「某某劇之旅」,若能將這種發軔於收視行為的擬國族認同現象,結合旅行者凝視的分析角度,作進一步的研究,或許會是個有趣的議題,閱聽人在國際旅遊當中所接觸到的意象,是與原初想像相背,抑或是透過符號的重複建構,繼續強化這種「擬國族想像」,值得探究。



  蘇蘅與陳雪雲一文,探索台北市青少年的跨國影劇產品收視概況,以人口變項辨析電視節目收視類型、國別的選擇差異。值得一提的是,蘇蘅的研究發現文化接近性的概念,並不能解釋青少年對美、日節目的偏好大於星、港製作,而最喜愛的電視節目為本國製作的綜藝節目,若要進行延伸研究,或可從前幾周讀過的文化混雜/全球再地化概念,對當前的本土綜藝節目製作進行檢視,現在的本土綜藝節目,是否有混合本土/外來文化的製作思維,有沒有在台灣市場獲得成功?抑或是外國綜藝節目/真人實境秀等節目,在電視頻道分眾收視狀況越發細緻的當下,開拓出一批新的收視群眾?



  綜合以上所述,世紀之交前後,美、日的影視產品確實挾強大的經濟與文化輸出實力,在台灣與香港的收視市場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然而台灣長期作為後殖民地域,外來文化的影響從來沒有少過,若單純以「東-西方」或「台-日-美」這種資本主義進步思維的框架來檢視收視、消費行為的認同形塑過程,很容易掉進泛帝國主義/文化殖民的悲觀結論,另一方面,像《海角七號》大賣的例子,若以「消費/收視行為等於認同」的邏輯繼續推論,則似乎又簡化了對本土文化認同的動態辯證關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