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 LO, YUCHIA
-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創用授權範圍
Dec 10, 2008
viewpoint
全球化與傳播
第十三週:中國媒體轉型──社會主義與市場開放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
ch.14 pp.291-315
-馮建三(2004)。〈中國「市場社會主義」電視媒體的探索〉,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 93-131
-Yin, J. (2006). China’s Second Long March: a Review of
Chinese Media Discourse on Globalization. The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6(1-2): 32-51
二十一世紀初啟,中國挾其「世界工廠」的經濟實力,在國際政治的舞台上更加活躍,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申辦奧運成功、乃至於即將舉行的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等,無不是中國政府力圖透過積極的國際參與,跨入「國際菁英俱樂部」,持續拓展其在國際政治角力中更多的利基。然而,長期擁抱所謂「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在持續向國際社會擴展觸角的同時,也必須面臨與世界經濟體系接軌而帶來的自由主義思潮,使中國一向緊擁的國族主義必須修正、調整,並再次透過奧林匹克運動會這種「民族政治儀式」,向全球觀眾、以及中國人民宣揚「現代中國」的形象。
在這個過程當中,亟欲被世界看見的中國,面對的不只是外部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權力爭奪,也不可能不處理社會主義中國所遺留的內部矛盾──全球化一方面帶來了美好的願景,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浪潮也屬必然,應世界貿易組織公約而開放的市場,受惠者並非支撐中國傳統經濟體系的工農階級,而是具有所謂「現代性」的消費社會份子,然而在中國媒介的論述語境中,全球化、現代化都與現代中國的「國家利益」緊緊掛勾,其中的不平等反而是不被注目,甚至根本未曾被呈現的部分──這或許跟中國共產黨長期仰賴的領導政治結構,有密切的關聯:國家利益就是黨的利益,黨的利益就是黨高層的利益,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事實上就是一種「控制主義」,為了維護「國家/黨/黨高層利益」,即使九零年代以後的中國媒介在「形式上」脫離黨國結構,卻從未真正放棄其作為黨國傳聲筒的角色。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來自西方的媒體集團,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講的不是民主語言,而是資本主義語言──全球化與開放、自由概念的連結並非必然,更遑論民主,資本家與中國政府的齟齬,為了這個「市場」似乎也都變得可以容忍。
中國的民族主義對美國與西方一直有巨大的矛盾,這種情緒,讓中國似乎無論如何都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經濟、文化、政治、乃至媒介市場各個環節皆然。中國一方面懷著對西方國家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卻又必須藉由對內與對外的宣傳,來為自身在國際舞台上的演出撲脂抹粉,在這過程中,媒介作為「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中介者,其主導的論述絕非為人民喉舌,而是站在國家與政府的一邊,將全球化化約為中國當代國家發展的必要手段,描繪出一幅「全球繁榮、中國繁榮」的榮景,即使宣稱中國媒介走的是「市場社會主義路線」,也無法遮掩中國媒介在共產黨統治下,作為國家對人民遂行控制的重要環節,對結構的不平等蓄意忽視的事實。所謂的「市場社會主義」媒體路線,講的是國家機器對市場擁有適度的干預權力,讓媒體產權維持公有、但仍維持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並透過財政手段使部分利益重新分配,關鍵在結果公平;然而,到了中國,卻似乎完全無法跳脫「中國社會主義」的控制本質──也就是「人治」處處可見的痕跡,甚至在這個巨大的尋租結構中,所有人的「博弈」行為,拖垮了中國已經有限的公有資源使用效率。
事實上,資本主義無法保證「公共領域」的存在,反而穩定的國家政治語言論環境,才是公共領域獲得發展的根基;在這樣的脈絡下,西方的資本主義媒體是否會在中國產生公共領域,本來就值得商榷,另一方面,中國論者所謂的市場社會主義媒體,容許言論自由的底限到哪裡,也對中國公共領域的生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直至今日,中國政府似乎仍不願意放棄對政治言論的控制權,但我們似乎可以觀察到傳播科技的普及,對於中國「人民」的啟蒙效果,政府即使仍抓緊公領域言論的控制不放,但也有更多來自自由市場的「異端言論」,得以在次要媒介(如網路)流動,這會否導致一個有別於西方公共領域的「具中國特色的公共領域」誕生,甚至讓中國的共產黨政治結構改變,值得觀察與期待。
Labels:
crossover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