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May 22, 2008

viewpoint

 

大眾傳播及新聞理論(專題)導讀

布希亞:擬像與消費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 - 2007)

“We live in a world of proliferating information and shrinking sense.”







生平



  「二十歲嘲笑知識分子的工作、三十歲是反對現存社會結構的境遇主義、四十歲成為烏托邦主義、五十歲橫跨各界、六十歲向所有的理念開放」– Baudrillard 自述



  布希亞生於漢斯的一個平民家庭,歿於巴黎,法國重要社會學家及哲學家。曾任高中德文教師多年,也做過翻譯與評論家。獲社會學博士學位後,他在巴黎第十大學擔任社會學教授,對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創新研究所」的發展也頗有貢獻。1966年起,在南特大學師從亨利‧ 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並於當年9月開始在南特大學擔任助教,開始了他正式的學術生涯。1968年,布希亞在列斐伏爾和羅蘭‧ 巴特的影響下,出版了他的處女作《物體系》,提出「超真實」(hyper-reality)的概念。他指出,觀察是形成個人對事件觀點的關鍵因素,若沒有親眼目睹,事情便沒有發生。



  1990年代,布希亞的聲名由於《美國》一書而在北美鵲起,對於後工業化時代的美國多有批判。最特別的是美國導演華喬斯基兄弟(Wachowski, Andy & Larry)自承受布希亞著作《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影響,而在1999年拍出《駭客任務》(The Matrix)。



  2007年病逝巴黎。







思想脈絡



  布希亞早期的兩本著作:《物體系》跟《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深受結構主義之父索緒爾的影響,布希亞認為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其實都是些「符號物體」(objets-signes),同時將原有的意指系統(systèmes de signification)、詮釋系統(systèmes d'interprétation)更深入思考,認為「所指」(signifié)不再只是「中性的物體」的意義,應把「所指」放回語言學體系,而與符號的價值體系形成更複雜的關係。



  布希亞在1970年代出版《象徵交易與死亡》,基本上仍遵循索緒爾的影響,但這種符號學的訓練,卻讓他得以進一步闡釋「擬像」和「模擬」的關係,並在其後展開對大眾傳播媒體──特別是電子媒體──與數位科技的革命性批判。



  布希亞關注「媒體/資訊/傳播」在當代社會產製的非相互性(non-reciprocal)、單面性(univocal)效果,並據以修正馬克思(Karl Marx)解釋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學架構。布希亞後來寫就的系列著作,主要的關懷現象不離「消費」與「媒體」兩大主題,諸如後來吸引美國學界注意的《美國》(America)、《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等作品,也都是扣緊消費和媒體兩大主題而來。



  其整體思想,可歸納為「現實的消失」(disparition de la réalité)。是後現代理論家當中最悲觀,理論抽象程度也最高者。



  布希亞的葬禮舉行後哲學家何內謝黑(René Schérer)說道:「看起來應該就是這樣,布希亞的葬禮從未發生過。更好的是,從現在起他將一直活下去。」(Tout ça est parfaitement normal, l'enterrement de Baudrillard n'a pas eu lieu et c'est tant mieux, à présent il va vivre.)







布希亞理論與結構主義符號學之演進脈絡



  符號 (sign) = 能指 (signifier) + 所指 (signified)

  其中,將能指與所指結合的過程就是「指稱」 (signification)



索緒爾



  -索緒爾的語言結構建立在純粹的差異性上,亦即「語言並沒有任何先於語言系統存在的觀念或符號。不論是意指或意符,語言只有源於系統而產生的觀念差異和語言差異。」因此,意義不再只是一個「意符」(signifier)與「意指」(signified)的相互關係,一切都是由差異而定,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任意」(arbitrariness)的。其符號架構,僅停留在「能指」喚起「所指」的簡單運作層面上。



羅蘭巴特



  -根據結構理論,一個文化意義的產生與再現,是透過作為表意系統的各種活動而完成的。然而,羅蘭巴特以《神話學》打破了所指和能指之間的簡單二元關係,認為符號的「結構」並非最主要的重點,而是在於建構的過程──由此,結構主義進入了後結構主義的領域,轉而追求意符的無限扮演(play),拋棄了結構主義的簡化主義方法論。



布希亞



  -布希亞的《物體系》,則將符號學的能指概念進一步擴大,指出當能指的所指是帶有社會性的意義時,這種能指被他稱作「符碼」。布希亞認為,當一個符碼成立之後,符碼就會施行「符碼的暴政」,單一的意義反過來排除了符號原本可能具有的其他意義,統馭社會對於該物體的認知,這是布希亞批判符號消費的起源,也是其後的「擬像」理論與電子媒介批判的濫觴。







大眾媒體與社會化(socialization)



  Q:所謂的「現代社會」(modern society),是進步思維所帶來社會化的成果,亦或是去社會化(de-socialization)的必然?



  -重新思考以下語彙:Urbanization, Centralization, Production, Work, Medicine, Education, Social Security, Insurance, and Capital, etc.







擬像與擬仿物



  -仿冒的擬像:文藝復興至第一次工業革命。存有物與外觀的分裂。



  -生產的擬像:工業社會。所有的物體都是彼此的擬像。



  -模擬的擬像:當代社會。存有物與外觀間的差異都被廢除,「超真實hyper-reality」是靠著封閉的符號系統自我結構,不再參考外在的真實。







「媒體即訊息」 ”media is the message.” – McLuhan



  Q:Baudrillard的「三位一體」概念:擬像-內爆-超真實,是甚麼意思?



  -符號、影像透過物品/商品中介、傳播媒體而複製,而散播,入侵日常生活世界,成為不斷增長繁殖,銷蝕所有社會性的病毒,並進一步成為主體世界的支配者。







象徵交換溝通模式



  Q: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脈絡中,媒介是否可能成為推展革命的工具?媒介與現代社會的關係為何?



  -電子媒介的科學構造,乃是源於溝通的擬仿模式,排除了對話者的相互性和敵對性,以及其意義交換過程中的決策兩難。







擬仿的溝通模式



  Q:媒介如何成為去真實化的空間,以及意義消失的場域?



  -資訊(information)與意義(meaning)關聯性的三個假設:

  資訊產製意義/資訊與意義無關/資訊使意義失效(destroy / neutralize meaning)



  -媒介運作的「擬仿」過程,使政治性、社會性、文化性遭到侵蝕,造就無社會性的社會。



  例:媒體如何報導樂生療養院抗爭事件──樹有倒下嗎?樹又是如何倒下的?







溝通的出神忘形



  Q:網路世代溝通情境的改變,對於感覺經驗、認知結構、人際互動帶來甚麼樣的影響?網路互動中,色情與暴力的本質,又是否因此而改變?



  -訊息、速度、影音符號,使得舞臺場景的深度消失。螢幕吸納了文化、象徵與隱喻的空間,卻又讓一切變得透明、立即可見,而顯得猥褻──公眾因此在過度擴張的私領域中消解。事物增殖、擴張以至極限,超越了自身的界線。







批判、沉默的大眾



  Q:沉默的大眾是革命,還是反革命?主體選擇了「沉默」作為革命的策略,是批判的沉默,還是無知的沉默?對於「無能選擇」的大眾而言,這個策略有效嗎?



  -大眾作為最終擬仿的純粹物體;無性質,正是布希亞所謂「大眾」的性質。革命將實踐在以客體取代主體的時刻,以沉默、無作為,逆轉主客體的權力關係。



  反思:然而,布希亞的「悲觀」是否又顯得太過「樂觀」了?







內爆的媒介社會/符號與消費社會



  Q:媒介在消費社會中的定位,仍然如此威力強大、無遠弗屆嗎?或者,媒體本身也是這一切符號系統紊亂、終極內爆的受害者?



  -訊息、意義在媒介中內爆:媒介形式與內容不分



  -媒介在真實中內爆:媒介就是真實



  -社會在大眾中內爆:大眾成為黑洞,媒介和社會都被沉默的大眾所吞噬



  -媒介與大眾共構內爆的擬仿空間:一切社會性的終結







相關研究



  〈一場布希亞式「擬仿」遊戲的操演〉林照真(民93),《中華傳播學刊》(5),15-24



  -內爆的選舉:科技化的擬仿遊戲,與虛幻的觀眾



  〈消費社會下的再現式身體〉許子力(民93),《身體文化》第十四卷,第三號



  -籃球巨星麥可˙喬丹的擬像,與他的球鞋

  http://140.122.72.29/penet/pebooks/82/82-20.pdf







Recommended Movies



  《駭客任務》the Matrix, I, II, III. Directed by Wachowski, Andy & Larry. Warner Bros.



  -數位之終結:擬像與擬仿物的極端演化



  《鍋蓋頭》Jarhead. Directed by Sam Mendes. Universal



  -那場不曾發生的戰爭



  《虛擬偶像》Simone. Directed by Andrew Niccol. New Line Cinema



  -「欺騙十萬人,比欺騙一個人容易。」







Other Sourc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an_Baudrillard

Wikipedia: Jean Baudrillard



http://members.tripod.com/cyberikee/ecstasy_of_communications.html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http://www3.nccu.edu.tw/~hermes/2005/link.htm

Baudrillard Bibliography: in Chines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