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Mar 13, 2008

viewpoint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頁I-V。台北:三民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第四章,頁71-102。台北:揚智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結構分析》,頁11-46。



     「過去人們不允許自由思考,今天人們允許自由思考,但不

      會自由思考了。因為個人只想他應想什麼,而這個思想被

      感覺為自由。」

                     ──Theodor Adorno



  現代性,對工業與藝術的生產帶來絕對的技術演進,同時也改寫了人類與其技藝產品之間的關係。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所導致的工具理性,終是一個箝制人性的「鐵籠(iron cages)」,勢將戕害人類自主精神,所謂理性決策的集合,將導致不理性、或原先無預期的結果──這同時也是經濟理論模型「囚徒困境」的原型──然而,無論如阿多諾、班雅明等人,如何對解放課題感到悲觀,總有哈伯瑪斯之流看見好的一面,認為工具理性、策略理性,在合理的控制之下仍然有助於溝通理性的實現。



  社會生產力增長,對於文化產品的操作,亦隨資本主義興盛而顯得更強。阿多諾儘管鄙視流行音樂甚至爵士,認為在商業/消費文化之中,虛偽的「多元」文化產品,都是經過精密設計的產物,哈伯瑪斯所希冀實現的「公民」性格,在消費社會中被消磨殆盡;廠商/文化工業/資本集團為銷售而研究個人,該情境下,「個體」的主體性盡失,成為不能抗辯的「受體(objects)」。



  弔詭的是,消費社會為了建構「多元」的假象,將文化工業商品以具有多元「想像」的糖衣包裝,這不但傷害了無產階級的自主性,更使得中產階級持續墮落,放棄藝術所應有的解放性格,而自願淪為文化工業的奴僕──正如班雅明所擔憂的,現代技術的革新(特別是攝影和電影)深刻改變了「藝術品」的現狀,新的媒體打碎了被視為獨特、神聖、僅在一時一地存有的「靈光」(aura),藝術客體越來越大量的複製,表明它們實際上是為「複製」而精心設計的;文化工業所以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了將更多人納入它的麾下,以貼近大眾、易於近用的策略,營造出似乎能夠幫助工業/後工業社會的大眾紓解壓力的良方,然而,到最後它卻確實地消滅了人類的批判性、主體性、乃至於面對困境而仍保有自由思考的能力。



  當藝術──或者說,文化產品──成為一種模式,它們就已永遠失去了作為藝術的本質。艾斯卡彼(Escarpit)在《文學社會學》一書中,亦提及出版商與作者對讀者品味的「共謀(conspiracy)」與想像,主張在作品到達市面、甚至到讀者手中(透過購買、租賃等方式)之前,是未經證實的;然而這種共謀,卻也要靠著讀者自願被收編,方得以完成。這與消費文化中「銷售」的最終主題相關,所有物品都為了導向購買行為而存在,透過製作「技術」而得以不斷複製的作品,最終將導致藝術與作家的異化,和藝術與藝術品的異化,在不同的電影院上映全然相同的電影,然而電影院之間為求競爭,又進一步建構自身「與眾不同」的特色,似乎提供了消費者選擇的空間,但終究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贗品罷了。



  藝術的靈光,乃是透過藝術品與藝術家為載體而得以存在的:而正是複製、再製、重製的可能,使得電影與攝影在批判理論的架構下,被認定為「藝術」的不可能;這樣的說法,預設了「藝術性」與「主體存在」的必然關係,然而,電影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所倡導的逗馬宣言(Dogma),反對以技術強加於電影的「人造」性質,似乎也正為「文化工業」的桎梏,找到一條導向解放的道路──是的,綜觀「獨立的」當代藝術產品,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的理論似乎不再能夠一以貫之地認定它們是「反解放的」:究竟技術與物質形式,能不能並存為藝術「靈光」的載體?



      「消費活動、品味、與生活風格,仍然是身分地位的戰局

       ,而且是極為認真嚴酷的戰局。」

                        ──Bourdieu



  我想,解放的主題,終究要回歸到「個體」的身上來討論。



  網路時代資訊的流通,讓迷霧一般的消費汪洋上空,終於有風吹拂。即使論者所反對的文化工業與資本主義,仍相當大程度地主宰了消費者的閱聽習慣,提供幻覺、欺瞞、麻痺,製造假需求與假意識,然而網路2.0讓閱聽人自電視機前離開,讓閱聽人自電影院前離開,我們終要認清自己是具有「娛樂慾望」的個體,然而在消費之餘──我們是不是能夠勻出一些時間,認清自己所立足之地?



  啟蒙──並非單純的虛假意識,當然後現代也不是。批判理論要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裝扮,好比白種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 WASP),終於也會在當代藝術中受到藝術家的嘲諷──如哈伯瑪斯所預言、所期望的,當「我們」不再是無法反抗的標靶群集,而能夠透過想像、創意、與顛覆反抗消費結構宰制的時候、當「我們」能夠主動地決策並購買公平交易商品的時候,消費的「動能」終於會回到我們手中──個體的覺醒,才是人性尋求突破、解放的關鍵。

3 comments:

  1. 多元文化主義浪潮導致文化工業必須以這樣的面

    貌出現。在今天,只要企圖宣稱藝術無法普羅推

    廣,就是十分政治不正確的菁英式說法。



    末段想像、創意、顛覆反抗消費結構宰制這句

    話,似乎、也許、可能,可以再放大討論所謂

    「想像」、「創意」、「顛覆」,在網路時代的

    命題內容?

    ReplyDelete
  2.  

    藝術的推廣是一回事,但以我對藝術的了解,是

    否能夠為普羅大眾所理解、接受,進而帶來解放

    ,我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呵呵。



    所謂想像、創意與顛覆--其實我寫的時候並未

    很深刻地想過「實然面」,簡單來說就是嘴砲。

    不過你好像也不能否認確實有些「甚麼」在那裡

    ,對吧?反正這玩意兒只是個閱讀作業,之後要

    正式成文的時候再來好好地細緻拓展。(偷懶)

     

    ReplyDelete
  3. 偶個倫,其實對各種藝術形式必須以普羅大眾能

    夠接受了解的面貌出現,否則就會被訴諸菁英這

    現象,十昏感冒。



    你知道的,就像大眾文學與純文學之爭,純文學

    永遠會被「主流意見」安上太菁英或曲高和寡一

    類罪名。



    所以縮~未來的媒體人奮起吧(白米超人的手

    勢)!!!



    我退駕了不好意思XD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