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 LO, YUCHIA
-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創用授權範圍
Mar 5, 2008
viewpoint
-鍾蔚文(2000),〈世紀之交,追尋傳播研究的意義〉,《淡江大學社會學刊》,2000年10月:1-15
-鍾蔚文(2002),〈誰怕眾聲喧嘩?兼論訓練無能症〉,《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27-29
-林麗雲(2004),《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第六章。
正如哈伯瑪斯所言,人類所以治學,正是為了解決生活濁水中浮現的諸般問題:或大或小,從人為何生而為人,從太陽為何東昇西落,到如何經營話語的技藝,甚至如何設計、製造出精密器械來提昇人類的整體生活,是所皆然。整體來說,這些問題的浮現,事實上正反映著人類對於自我生命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自哈伯瑪斯的三種旨趣分類──技藝的旨趣、實踐的旨趣、解放的旨趣──我們大約也可以看出,科學哲學思維的轉變,乃自「控制/操作」到「理解/透視」,再進一步「反身/思索」人類與物件、與世間萬物天地芻狗的關連。
在這樣的脈絡底下,「傳播」作為一個學門──即使近年來傳播學界不停地遭受追問與質疑,這樣一個看似跨越領域、但畢竟無一固態中心思想之學科,究竟能不能再自稱是獨立的「學門」──延續了自然科學與實證主義的傳統,試圖在媒介、閱聽人、與訊息符號間劃分出清晰的疆界,以皮下注射理論以降的媒介大效果研究為先鋒,一路開拓出傳播效果論的領土;然而,隨著世態演變,研究者亦開始體驗到事情從來不曾如此「絕對」而單一,沉默螺旋、知溝理論、涵化理論等研究,證明了媒介效果僅能在特定的環境下受到控制與預測,甚至在更多狀況下是超乎人們所預期、所冀望的「不顯著」──於是研究者不得不更靜下心來,讓傳播研究的目光焦點回歸到人與人的互動行為,而不再只是將人的集合與群性作為一種非特定的「標靶」,正面承認具有行為主體性的「人」,才是最終解決「意義」之發生的場所,透過操作/理解/批判,而讓意義的傳遞與接收得以完成。
我們多半將「後現代」視為當代的同義辭,然而這裡出現了一個弔詭──後現代的解構視角認為沒有甚麼是一定的,一切意義都在不同的個體當中發生,也正由於這種與「現代」所強調彰顯的「固定物」(All that is solid)相對的觀點,後現代才能因應而生──在現代性煙消雲散後(are all melted into the air),從那裡浮現出來的是不確定、不可捉摸、不能預測的「話語的鬼魂」(the inaccessible ghosts of utterance)嗎?
我想並不是這樣的。
後現代主義並非指涉不可操作不可捉摸的一切液態、氣態的思想與反應,而是,對既有、僵化的形式主義與本質主義所導致的「想像力死亡」之冀望突破。這也和鍾蔚文〈誰怕眾聲喧嘩?兼論訓練無能症〉文中所提及的旨趣相似,任何研究都不應該只是照本宣科,不該只是選擇特定的研究方法,不該只是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就要一切大勢底定;尤其「傳播」若作為一個學門的最大理由,應當是它兼容並蓄如大海的肚量,得以自在遊走於各個領域學門之間,擷取各自的長處以補不足──傳播本是一種「觀點」的訓練,無論放在社會科學的類目下,或以人文訓練的角度觀之,都是一種「捕捉/觀察/解讀/詮釋」的過程,而意義正在那裡持續發生。
承接此立論,「眾聲喧嘩」於是成為傳播學門發展的必要道路,因為對話而能彼此完成,因為碰撞而有火花,想像與創意由此而生;並進一步回過頭來關注研究者不能不處理的──本地傳播環境問題。在整體學術系統的框架中,既然我們已經大方承認「唯一解」是難以到達的境界,我們能不能找到「最佳解」或者「最多解」?眾聲喧嘩,正是一種具體而微的「後現代社會性」的展現,沒有誰能真正統馭別人,所有的意義與價值並存的狀態下,經過理性互動、溝通、與磨合的過程,那裏應該會有「甚麼」正在等待著我們,這也正與哈伯瑪斯的主張所相合。
從現代到後現代,「真實」所沒有向我們所示現的那些,根本從未消失。只是因為我們所習慣因循的道統,不能夠讓我們「看見」我們所能看見的物事以外的東西──說脈絡也好、透視也好,我們必須要能夠靜下心來思索人類所共同面臨的「缺憾」與「困境」,揚棄「我們能做到一切」的思想,而擁抱「我們不能做到任何事情,但我們能把我們能做的做到最好」,當手臂張開,掌心向上,看似不能留住任何東西的姿勢裡,其實我們已經靠著想像,與整個世界相連。
Labels:
crossover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