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臨海而多山,城市往高處挺拔,造就的不只是維港壯闊的天際線,自然就結果論,那寸土寸金的樓價,每回訪港,總是滿盈令人瞠眼目盲,漲多落少的價格標貼。我會停下稍看,啊全世界住宅樓宇最高貴之城,彷彿每次抵港,每平方呎價格便又悄悄多往上走了一些。
樓價走高,自然是這自由主義之城資本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才攤開了報紙,映入眼簾是香港整體私人住宅樓價與租金在今年6月雙創歷史新高,住宅樓價升幅逾10%,租金漲幅雖不同高,亦都是漲了3.5%;開發商認為,房價和地價經過近幾個月的下降之後,已經觸底反彈……人都說,今年下半年樓價升幅可預期減緩,但下行壓力甚輕……。
也就是,樓價下行?沒可能。
迄今,香港政府仍相當依賴出售建物地上權作為重要的庫府收入,此間邏輯是,地價越是高,港府收入更豐,利潤愈大。
這樣的運作方式,很大一部分支撐了香港的低稅收自由經濟體制,亦即政府透過控制地上權的釋出總量,來確保港府歲收的穩定,而此一供給有限的架構,更令樓價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不僅香港半山區、港鐵九龍站上蓋樓宇隔港對望,兩相成為香港、甚至亞洲最貴的住宅區,港人一般住宅單位的價格亦愈趨高企,難見大型住宅單位,單位價格卻比鄰近諸國地區貴上倍數。嘗有人言,香港的低稅制,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高房價的基礎之上--居住成本想來也是間接地賦稅。
然而,香港土地貿易在英國殖民時期被和記黃埔、太古、怡和三大財團幾近壟斷的架構,回歸中國政府之後不僅並未改變,反而幾經換手,讓恆基兆業、新鴻基地產、以及長江實業所把持,港人高昂的居住成本,只是間接地進到政府以標案形式出售的收入裡頭,地產市場釋出物件的實際控制權,依舊集中在開發商的掌心。
所以這究竟是一座自由主義之城呢?或者它並不全然是。
港府和開發商的互利結構,技巧性壓低了市民稅賦佔港府收入的比重,將香港經濟往自由主義的一端推移,而此架構卻對地產價格起到了火上加油的效果。地產事業形成寡佔局面,同時是政府與開發商勾結的原因以及結果。
不能不提的是--在經濟高成長的時代,市民尚且可以靠著持續往上的收入,填補持續走高的樓價黑洞,然而就在15年間,香港經濟遭受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3的SARS襲擊,乃至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經濟還未回到衰退前的水準,繼之而來的歐債問題,衝擊的絕非握有大筆資本的地產開發商,而是一般市民。
於是我想到的是台灣。當然。台灣政府的房產與稅政「改革」,終究無法避開利益團體運作的痕跡,而香港的借鏡是--回歸後的所謂修正式資本主義,並非往社會主義傾斜,而是創建出一個讓資本家、企業主、經營者更易於運作的制度架構,香港「更加資本主義化」的同時,貧富差距擴大也僅是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後果之一。
台灣政府依舊決定續抱財團、走無止盡地產開發的道路嗎?自然我是無從置喙的。但仍以香港政策來看,在公屋與私宅並行的架構之下,香港的房產市場尚且走到了現下這步田地,而缺乏相應的公屋制度作為中繼緩衝的台灣,或者更進一步來說,台北,會變成甚麼樣子?
我腦中有一種想像。但我不希望我的想像變成現實。絕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