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Jul 12, 2009

also on Movements

 
  論戰這幾天(如果這樣的「互相回文」可以叫做論戰的話,)我想了很多事情。剛剛回家吃晚餐的路上突然發覺,在網路上筆戰,特別是始終圍繞著邊角之處的言語互駁,竟然讓我這麼輕易地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吃完飯回到學校來,覺得還是應該要談一談這件事情。

  我為何認為微型抵抗是「不夠」的?

  換言之,我們「為何仍然」需要從結構上著手?

  回到一開始那篇淺論同志運動的微型抵抗路線。我提出了一個疑問式的分析架構:「怎樣的微型抵抗會被視為是成功的抵抗?微型抵抗可能離開個人的生活脈絡,影響到主體存在之處以外的場域嗎?」在這個分析架構底下,我主張,很難。如果微型抵抗指的是「個人透過生活當中的衝撞與協商,改善其同志身分所處生活環境的努力,」那麼,微型抵抗(或用pokky的話,地方包圍中央)要發生效用,需要多久的時間?應該不會很短。以我個人經驗來說,從高中到大學、到研究所,要評估「我個人的微型抵抗」究竟發生了多少效用,這個時間軸至少都是以五年甚至十年計。

  pokky宣稱,以自主出櫃作為核心的「這種」微型抵抗(之所以說這種,乃因為如同gaultter發表的文章當中所指出的,微型抵抗其實不只有「這種」而已,推廣一點來看,即使是直同志,也可以從生活當中去直陳任何對性別取向帶有偏見的環境/行為,這當然也是微型抵抗,)將可以發揮「從地方包圍中央」的效果,「從下層結構影響上層結構」,等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時候」再談「去污名」、甚至是「其他權益」。

  那麼,我不免要再提出類似的問題:「要如何評估大家都已經接受了呢?」又或者,「要多久才能夠讓大家都接受呢?」我想,那不會是一段比五年十年來得短的時間,算個二十年好了,「假設」那時候大家都接受了同性戀,那麼下一步我們談愛滋、談藥物、談變性、談所有這些,會不會又要花上二十年?

  文章一開始,我提到了我個人的初衷。

  以前談到制度面的改革(例如同志之間的婚姻、伴侶法案、民事結合、遺產繼承、保險契約這些),我也想過,時候到了說不定就會通過了吧。但是後來其實又想了一下,發覺我現在才二十出頭歲,時間還站在我這邊,當然我可以等到四十歲、五十歲,再來談婚姻、伴侶、保險、遺產這些。但是現在已經四十歲、已經五十歲的人呢?他們有多少個二十年可以等?又甚至不要談那些現在已經七老八十的同志。如果這個社會還不能正視「這些人」的存在,不能正視我們的社會服務網絡其實有很大漏洞,正視「這些人在社會照護的制度裡面幾近不存在」的事實,他們又有幾個二十年可以等?

  從那時開始,我覺得其實我們去爭取「那些東西」,也不只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很多等不了這麼久的人。

  談出櫃、談微型抵抗,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當然很好。但我會認為,只談出櫃、只談微型抵抗、只談「我們身邊已經顯得挺美麗溫柔的環境」,毋寧是稍嫌自私了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