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hoto
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   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嬰兒涉過淺塘》;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阿姨們》。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以及《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Contact email: yclou342011@gmail.com

Aug 31, 2013

在富人寡佔的針尖上跳舞

 
從1980年代以降,全球經濟歷經數次區域發展的變革,儘管全球經濟成長開花結果,卻也使得多數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家的所得差距,呈現擴大的趨勢。更有甚者,晚近15年來驅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資本主義,可能更面臨著前所未見的危機--我們面臨了1997年的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次貸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並且持續蔓延到2012年甚至此一危機在未來5-10年間恐怕難以解決)等衝擊全球經濟的險峻問題。

而在各個次產業當中,投機主義不僅造成光電產業全面性地供給過剩,連向來被視為「只要有貿易活動存在就不會倒閉」的海運業也面對需求不足、供給過剩導致的運價崩盤;傳統民生產業為滿足爆炸人口「紅利」所帶來的民生需求,持續耗費大量資源。另一廂,精密半導體產業發展迄今,DRAM已成為美日聯手抗韓的軍備競賽,晶圓製造工藝不斷縮微,更前進18吋與3D製程,從INTEL、TSMC、SAMSUNG相繼入股ASML,寡頭市場何時會頓失支撐而倒下,沒有人能預言。

曾經,不發展是一個問題。但曾幾何時,發展本身也已成為問題。成長是一個問題,資本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所得分配成為寡頭的遊戲,更嚴峻地考驗著下一階段的資本主義模式。

儘管OECD各國試圖採用更密集的人力資本投資、積極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機會,也試著以強化租稅收納、社會福利制度等重分配政策來移轉政府收支,然而2008年的全球次貸金融風暴與歐債危機所造成的經濟大衰退,又再進一步擴大各國所得分配差距,顯然試圖用重分配政策來控制所得分配惡化,經濟衰退時代所引發的財政危機,更使得OECD國家政府顯得左支右絀。

我們總是樂觀地認為,無止盡的經濟成長將為人類--不敢說是全部但至少也將是多數--帶來發展的果實。然而,無論是從股匯市蔓延至總體經濟的金融體系崩盤、抑或是產業內部失衡瓦解的惡果,卻都指向同一個問題核心。資本家的群體僅在意成長,罔顧社會公平,追求以最大效率成就最大獲利。個體間的差異化被化約為數字,資本主義財報是最完美的化約結果。

持續加速運轉的資本主義社會,油門是把持在少數人手中的資本工具,為了開得更快,他們將方向盤拆除,告訴我們,「很快這輛車就會到達目的地。」多數人在這輛車上,不知何時會到達,資本家所宣稱的「共享成長果實」其實意味著他們拿十之八九,餘人分賸下的一二成。當代資本主義帶來的優點確實無從質疑,社會的「快速」發展其實源於資本主義必須追求成長的根性,帶來的便利與更優越的技術也確實提高了生產效益。

然而,發展與演進不是直線加速道。只踩油門,而不懂得在過彎時減速,無法保證車不會翻覆。做出一個決定,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夠去看看別的選項。

想想,從4吋晶圓到8吋晶圓,生產效率提昇了多少,到了28奈米12吋晶圓製程,晶片的運作效能又提高了多少?然而,工程師們是變得清閒了抑或是更忙碌了--這個問題,在資本主義與摩爾定律編造的,幾近夢的未來當中,答案已經很清晰了。如果我們自己不去爭取休息的權利與設計出停止的煞車踏板,所有人都只會累死而已。當然,那些只要談談生意就讓齒輪動起來的資本家除外。即便資本主義從未承諾「解放」,然而相對於它所帶來的、被宣稱著的可能的「經濟自由」(況且對部分人而言從未實現),它往往更代表著奴役、支配、與少得可憐的「個人時間」。

想想我們的年休假天數吧。

再者,不僅是資本與勞動力的分配,最終利益的分配更是一個問題。今年7月,受失業人口居高不下的影響,美國窮人達到創紀錄的4,620萬人、佔總人數的15%。聯邦貧窮線定義水準為一家四口年所得等於23,021美元或更低。其中,全美超過41%的窮人是白人、幾乎是貧窮黑人人數的一倍多。而日本呢?8成日本上班族薪資未有實質增長,也證明了安倍經濟學只不過是富人的經濟學。

股市創高,房產復甦,從來都只是肥了富人的口袋,經濟數字的改善從不等同於一般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這不僅是美國的問題、不僅是日本的問題,台灣也是一樣的:經濟利益不斷往資本家與財團傾斜,自然平均數字有所增長,但是普羅百姓、一般勞動者卻是愈來愈窮--窮忙。

小老百姓努力不再是為了出人頭地,而只是在M型時代掙扎著,為了不要掉到低收入區。這真是悲哀的一件事情。

我們都只是在富人寡佔的針尖上掙扎著跳舞著。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代價是--多數人將承擔每一個金融決策的共同結果,不同的是,其中的少數人,可以買下太空船逃到另一個星球。生產工具由多數人所共有的時刻甚麼時候才會到來呢?如果,我是說如果,社會主義意味著由人類「共同」決定自己的命運,那麼遲不發聲的人們,要沉默到甚麼時候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